历史故事的成语四个字有哪些话题讨论。解读历史故事的成语四个字有哪些知识,想了解学习历史故事的成语四个字有哪些,请参与历史故事的成语四个字有哪些话题讨论。
历史故事的成语四个字有哪些话题已于 2025-08-24 18:01:54 更新
1. 鹬蚌相争:这个成语出自清·湘灵子《轩亭冤·哭墓》:“波翻血海全球悯,问谁敢野蛮法律骂强秦?笑他鹬蚌相争演出风云阵。”它比喻双方相持不下,而使第三者从中得利。2. 指鹿为马:这个成语出自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赵高欲为乱,恐群臣不听,乃先设验,持鹿献于二世,曰:‘马也。
1、 鹬蚌相争 【解释】:“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省语。比喻双方相持不下,而使第三者从中得利。【出自】:清·湘灵子《轩亭冤·哭墓》:“波翻血海全球悯,问谁敢野蛮法律骂强秦 他鹬蚌相争演出风云阵。”【译文】:波翻血海全球怜悯,问谁敢野蛮法律骂强大的秦国 他鹬蚌相争演出风云阵。2、指鹿...
出自历史故事的四字成语有围魏救赵、背水一战、破釜沉舟等。1、围魏救赵:公元前353年,魏国围攻赵国,齐国派田忌率军救赵。田忌乘魏国空虚而引兵攻魏,魏军回救本国,齐军乘其疲惫,大败魏军,赵国因而解围。后用围魏救赵来指类似的军事策略,或喻指采取巧妙的手段使他人互相残杀。2、背水一战:公...
4. 高山流水出自俞伯牙和钟子期的故事,他们以音乐交流,成为知音。一字千金出自吕不韦的故事,他出版《吕氏春秋》,承诺能增减一个字就有千金赏赐,以此推广自己的著作。指鹿为马出自赵高的故事,他为了试探朝中大臣,故意指认鹿为马,后来被秦二世识破。这些成语均源自历史故事,不仅反映了当时的社会背景...
以下是10个来自历史故事的成语:刮目相待:出自《三国志·吴志·吕蒙传》,意指去掉旧的看法,用新眼光看待,常用于形容人或事物发生显著变化后,应以新的视角去认识和评价。东山再起:源于东晋谢安的故事,比喻隐退后再度任职或失势后重新得势,常用于形容人在经历挫折后重新振作,再次取得成功。卧薪尝...
以下是一些出自历史故事的四字成语:完璧归赵:指将物品完好无损地归还给原主,出自战国时期蔺相如将和氏璧完整地从秦国带回赵国的故事。毛遂自荐:形容自己推荐自己,担任某项工作或任务,源自战国时期赵国的毛遂自我推荐出使楚国的故事。负荆请罪:背着剂杖,表示服罪,向当事人请罪,形容主动向人认错赔罪...
出自历史典故的成语: 1、声名狼藉 释义: 声名:名誉。 狼藉:杂乱不堪。 形容声望和名誉败坏到极点,不可收拾。该成语出自《史记·蒙恬列传》。 典故故事: 秦始皇在世时,十分信任大将蒙恬、蒙毅兄弟。朝中有一个大臣,名叫赵高,此人身体强壮,并对法律很有研究。秦始皇提拔他为中车府令,并命他当自己的小儿子胡亥的...
1、围魏救赵,指战国时齐军用围攻魏国的方法,迫使魏国撤回攻赵部队而使赵国得救。后指袭击敌人后方的据点以迫使进攻之敌撤退的战术,现借指用包抄敌人的后方来迫使他撤兵的战术。2、破釜沉舟,意思是把饭锅打破,把渡船凿沉,比喻不留退路,非打胜仗不可,下决心不顾一切地干到底。3、风声鹤唳,意思...
1.出奇制胜 出处: 《孙子·势篇》:“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故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河。”典故: 奇:奇兵,奇计;制:制服。出奇兵战胜敌人。比喻用对方意料不到的方法取得胜利。例子: 统率所部,~,将法人所占越南各城,迅图恢复。(高阳《清宫外史》下册)2. 亘古奇闻 出处...
1、三顾茅庐 【解释】:顾:拜访;茅庐:草屋。原为汉末刘备访聘诸葛亮的故事。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出自】:三国蜀·诸葛亮《出师表》:“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释义】:先帝不因为我地位低微,见识浅陋,降低自己的身份,三次到茅庐来拜访我。【语法】:动宾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