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篮子打水的歇后语补充完整话题讨论。解读竹篮子打水的歇后语补充完整知识,想了解学习竹篮子打水的歇后语补充完整,请参与竹篮子打水的歇后语补充完整话题讨论。
竹篮子打水的歇后语补充完整话题已于 2025-08-24 21:39:07 更新
竹篮打水的歇后语是一场空。解释:这个歇后语用来比喻白费力气,没有效果,劳而无功。因为用竹篮直接装水,水会全部漏完,所以最终是什么也得不到的,即“一场空”。歇后语的特点:歇后语通常把真正想表达的意旨藏起来,不直接明说,而是以前半段的话语以幽默的方式呈现,让听者或读者去揣测其真正的意...
竹篮打水 ——— 一场空;枉费功 竹篮盛稀饭 ——— 漏洞百出 竹竿上挂竹篮 ——— 亲上加亲;青上加青 竹篮打水上山峰 ——— 一场欢喜一场空 竹篮吊水 ——— 一场空 竹篮儿打水 ——— 落了一个空;一场空;落而无效 竹篮关泥鳅 ——— 这边关那边溜 精选拓展 草帽子端水 ——— ...
11、大海捞针---没处寻 12、竹篮打水---一场空 13、打开天窗---说亮话 14、船到桥头---自会直 15、飞蛾扑火---自取灭亡 16、百米赛跑---分秒必争 17、拔苗助长---急于求成 18、仇人相见---分外眼红 19、芝麻开花---节节高 20、新官上任---三把火 21、瞎子点灯---...
竹篮打水的歇后语是一场空。歇后语是一种幽默的表达方式,通过前半段的话语引导听者或读者去揣测其真正的意思。在这个歇后语中,用竹篮直接装水,水会全部漏完,因此用来比喻白费力气,没有效果,劳而无功。类似的歇后语还有:- 对着聋子骂人——白费功夫- 瞎子打蚊子——白费力气- 水底捞月——白费心机...
竹篮打水的歇后语是“一场空”。含义:这个歇后语形象地描述了用竹子编的提篮去打水,由于篮子有缝隙,水会从缝隙中流走,最终什么也没有得到,只剩下空篮子。寓意:它比喻做了无用功,白费力气,最终没有得到预期的结果或收益。这通常用于形容某人或某事因为方法不当或选择错误而导致努力付诸东流。
比喻白费力气,没有效果,劳而无功。侧重于用的方法不合适。中文名:竹篮打水一场空,释义:比喻白费力气 拼音:yì cháng kōng,出处:唐·寒山《诗》出处 唐·寒山《诗》:“我见瞒人汉,如篮盛水走,一气将归家,篮里何曾有?”梁斌《红旗谱》:“咳,这一业,竹篮打水一场空了!”...
竹篮打水的歇后语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字面意思:用竹子编的篮子去打水,由于篮子有缝隙,水会从缝隙中流走,最终什么也没有得到。寓意:比喻做的事情没有收获或结果,白费力气,劳而无功。这通常是因为采用的方法不合适或事情本身就不可能成功。
竹篮打水——一场空,这句歇后语形象地描绘了用竹篮打水的场景,水会顺着竹编的缝隙流走,最终什么也没有留下。这一成语生动地反映了白费力气,劳而无功的无奈。它警示我们在行动前要深思熟虑,选择合适的方法,否则即便付出努力,也可能一事无成。例如,梁斌在《红旗谱》中写道:“咳,这一业,竹篮...
“竹篮打水——一场空”这个歇后语的意思是劳而无功,白费力气。含义解释:这个歇后语形象地描述了用竹篮去打水,因为竹篮有缝隙,水会从缝隙中流出,所以最终什么也得不到,只能是一场空。用来比喻付出了努力但最终没有收获,或者做了无用功。出处:这个歇后语出自唐代寒山的《诗》。用例:在日常生活和...
一、正解 【出处】唐·寒山《诗》:“我见瞒人汉,如篮盛水走,一气将归家,篮里何曾有?”梁斌《红旗谱》:“咳,这一业,竹篮打水一场空了!”【解释】比喻白费气力,劳而无功。【相关歇后语】对着聋子骂人——白费工夫;白费劲;枉费工 瞎子打蚊子 - 白费力气 瞎子点灯 - 白费蜡(比喻白费力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