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中的成语100个及出自哪里话题讨论。解读论语中的成语100个及出自哪里知识,想了解学习论语中的成语100个及出自哪里,请参与论语中的成语100个及出自哪里话题讨论。
论语中的成语100个及出自哪里话题已于 2025-08-24 04:36:54 更新
以下是出自《论语》和《孟子》的十个成语:1. 有教无类 出自《论语·卫灵公》。意思为受教育不分贵贱、贤愚,机会都是均等的。2. 始作俑者 出自《孟子·梁惠王上》。意思为开始制作俑的人,泛指恶劣风气的创始者。3. 万仞宫墙 出自《论语·子张》。虽原意与修德无关,但常用来形容学识渊博...
1、不耻下问:不以向学问比自己差的或职位比自己低的人请教为可耻,出自《论语·公冶长》:“敏而好学,不耻下问。”2、诲人不倦:形容教导特别耐心,出自《论语·述而》:“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3、手足无措:形容慌张得不知如何是好,出自《论语·子路》:“刑罚不中,则...
论语中的成语有:不耻下问【bù chǐ xià wèn】出处:出自《论语.公冶长》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释义:为向地位比自己低、学识比自己少的人请教,也不感到羞耻。下,就是低下和差的意思,但是这个低下和差不是对别人的低下,而是把要...
(《卫灵公篇》)释:不是的,我有一个基本观念来贯串它。 (29) 杀身成仁:“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人,有杀身以成仁。”(《卫灵公篇》)释:志士仁人,不贪生怕死因而损害仁德,只勇于牺牲来成全仁德。 (30)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卫灵公篇》)释:孔子说:“一个人没有...
(3) 言而有信:“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学尔篇》)释:同朋友交往,说话诚实守信。(4) 三十而立:“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为政篇》)释:三十岁,懂礼仪,说话做事都有把握;四十岁,掌握了各种知识,不致迷惑;五十岁,得知天命。(5) 知之为知之:“...
成语:1、不耻下问 不以向学问比自己差的或职位比自己低的人请教为可耻。《论语·公治长》:"敏而好学,不耻下问。"2、不得其死 指人不得善终。《论语·先进》:"若由也,不得其死然。"3、不亦乐乎 《论语·学而》:"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现在常用以表示事态发展到极顶的程度,也...
1、不耻下问;不以向学问比自己差的或职位比自己低的人请教为可耻.《论语·公治长》:"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2、不得其死;指人不得善终.《论语·先进》:"若由也,不得其死然." 3、不亦乐乎;《论语·学而》:"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现在常用以表示事态发展到极顶的程度,也表示"淋漓...
和《论语》有关的成语主要有以下几个:温故知新:出自《论语·为政》,意思是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和心得。也指回顾历史,对现在有新的指导意义。见贤思齐:出自《论语·里仁》,意指见到德才兼备的人,就要向他看齐,努力学习和提升自己的品德和能力。任重道远:出自《论语·泰伯》,比喻...
不耻下问不亦乐乎家喻户晓理屈词穷以文会友 1不耻下问bù chǐ xià wèn出处出自论语·公冶长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释义为向;论语中的成语1 1有教无类 出处子曰“有教无类”卫灵公 lt释义不论什么人都给以教育 此教育理念为孔子所...
1、学而不厌,汉语成语,拼音是xuéérbùyàn。意思是学习不会感到满足,即非常好学。出自《论语述而》。这一章继续谈论治学的方法问题。前面说他本人述而不作,信而好古,此章则说他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反映了孔子教育方法的一个侧面。2、择善而从,拼音zéshànércóng,是一个成语,最早出自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