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中的所有成语话题讨论。解读论语中的所有成语知识,想了解学习论语中的所有成语,请参与论语中的所有成语话题讨论。
论语中的所有成语话题已于 2025-08-24 09:38:05 更新
《论语》中的成语85句如下:述而不作:指只叙述和阐明前人的学说,自己不创作。一言兴邦:指一句话可以兴国。成人之美:成全别人的好事。天下归心:形容天下老百姓心悦诚服。匹夫不可夺志:虽是平民也不可强迫他放弃主张。当仁不让:遇到应该做的事就积极主动去做,不推让。言必有中:指一说话就能...
1-2、【不亦乐乎】——不是很高兴的吗?《论语·学而》(1·1):“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1-3、【犯上作乱】——犯:干犯。封建统治者指人民的反抗、起义。《论语·学而》(1·2):“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1-4、【巧言令色】——巧言:花言巧语;令色:讨好的表情。形容花言巧语,虚伪...
《论语》中的十个成语如下:任重道远:比喻责任重大,需要经过长期的艰苦奋斗。循循善诱:指善于有步骤地引导别人进行学习。登堂入室:比喻学问或技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达到了很高的水平。以德报怨:指不记别人的仇,反而给他好处,以德行来回应怨恨。不亦乐乎:用来表示极度、非常、淋漓尽致的意思,...
见贤思齐:出自《里仁》,意指见到有德行或才能的人就向他学习,希望能在其中与他看齐。不耻下问:出自《公冶长》,形容谦虚好学,不向地位、学问比自己低的人请教为耻。这些成语不仅富有哲理,而且语言精炼,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
出自《论语》的成语如下:不耻下问、手足无措、驷不及舌、温故知新、文质彬彬、血气方刚、循序渐进、循循善诱、言必有中、言不及义、仁人志士、发愤忘食、犯上作乱、好行小惠、后生可畏、诲人不倦、惠而不费、家喻户晓、见义勇为、举一反三、理屈词穷、内省不疚、能近取譬。出自论语中的...
一以贯之 【解释】:贯:贯穿。用一个根本性的事理贯通事情的始末或全部的道理。【出自】:《论语·里仁》:“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参考资料 成语词典:http://cy.5156edu.com/page/18408.html ...
1、不耻下问【bù chǐ xià wèn】。出处:出自《论语·公冶长》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释义:为向地位比自己低、学识比自己少的人请教,也不感到羞耻。下,就是低下和差的意思,但是这个低下和差不是对别人的低下,而是把要请教...
关于书中的成语有哪些?我搜集整理了50个成语及解释,希望对同学们有帮助! 论语中的成语50个: 1、【犯上作乱】犯:干犯。封建统治者指人民的反抗、起义。 【出处】《论语·学而》:“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2、【巧言令色】巧言:花言巧语;令色:讨好的表情。形容花言巧语,虚伪讨好。 【出处...
1、不亦乐乎 不亦乐乎,汉语成语,拼音是bù yì lè hū,意思是用来表示极度、非常、淋漓尽致地意思。出自《论语·学而》:“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意思是: 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快乐吗?2、择善而从 择善而从,汉语成语,拼音是zé shàn ér cóng,指选择好的学,按照好的...
(3) 言而有信:“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学尔篇》)释:同朋友交往,说话诚实守信.(4) 三十而立:“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为政篇》)释:三十岁,懂礼仪,说话做事都有把握;四十岁,掌握了各种知识,不致迷惑;五十岁,得知天命.(5) 知之为知之:“知之为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