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成语故事800个字左右话题讨论。解读经典成语故事800个字左右知识,想了解学习经典成语故事800个字左右,请参与经典成语故事800个字左右话题讨论。
经典成语故事800个字左右话题已于 2025-08-24 10:59:01 更新
【 #1 勤能补拙】唐朝时期,白居易被调任至苏州担任刺史,面对江南地区纷繁复杂的郡务,他毅然决然地谢绝了所有宴请,专心致志地处理政务。仅仅一年时间,白居易便以其民本思想,简政宽刑,使苏州百姓享受到了减轻赋税、休养生息的福祉,深受民众的爱戴。当他两袖清风地离开苏州时,苏州人民沿河相送,呈现...
同船人看到他这样寻找宝剑都感到很可笑,有一个人说:“宝剑掉江里以后,船还是在行走的,而宝剑沉在水底下是不会跟着走的。事实上,此刻船离开丢剑的地方已经很远了,再按船舷上刻记号处去找它怎样能找到呢?” 大家都议论说:“这个人连一个很普通的道理也不懂得呢。” 之后人们根据这个故事引申出“刻舟求剑”这...
成语故事1 春秋时代,楚国有一个商人,专门卖珠宝的,有一次他到齐国去兜售珠宝,为了生意好,珠宝畅销起见,特地用名贵的木料,造成许多小盒子,把盒子 雕刻 装饰得非常精致美观,使盒子会发出一种香味,然后把珠宝装在盒子里面。 有一个郑国人,看见装宝珠的盒子既精致又美观,问明了价钱后,就买了一个,打开盒子,把里面...
成语故事:战国时,邯郸的大思想家荀况在他的不朽着作《荀子。大略》中,讲述了一个生动感人的《坐怀不乱》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叫柳下惠,他是春秋时鲁国大夫,任士师(掌管弄狱的官)。 鲁僖公二十六年(公元前634年),齐国进攻鲁国时,他派人到齐国去,劝说齐国退兵,受到鲁僖公的称赞。在当时,柳下惠以善于讲究贵族礼...
[注释]栗:发抖。[提示]不因寒冷而发抖。形容非常恐惧。4.经典成语故事:愚公移山 传说,古代有个老人叫愚公,他家门前有太行和王屋两座大山,走路很不方便。他决心带领全家挖掉这两座大山。有个叫智叟的老头,认为不可能。愚公说:“我死了有儿子,儿子死了有孙子,子子孙孙没有穷尽,这山却不会...
1.经典成语故事:闻鸡起舞 【典故】晋代的祖逖是个胸怀坦荡、具有远大抱负的人。可他小时候却是个不爱读书的淘气孩子。进入青年时代,他意识到自己知识的贫乏,深感不读书无以报效国家,于是就发奋读起书来。他广泛阅读书籍,认真学习历史,于是就发奋读起书来。他广泛阅读书籍,认真学习历史,从中汲取...
狼狈为奸比喻坏人互相勾结做坏事,下面是我整理经典成语故事:狼狈为奸,供查阅,希望能帮助到您。 经典成语故事:狼狈为奸 篇1 狼和狈都是一种野兽,它们长得很相似,但狈的前脚短, 后脚长; 而狼却刚好相反,狼是前脚长,后脚短。 有一天狼发现山下一户人家的羊圈里,养了好多的肥羊,但是羊圈太高,既跳不过去,...
【 # 一、守株待兔 # 】在战国时代,宋国有一个农夫,他的生活平凡而艰辛。一日,他在田地里劳作时,偶然间发现一只兔子撞死在树根上。他于是美餐了一顿。自那以后,他便放弃耕作,整天守在树根旁,期待着兔子再次自己撞死。这个故事后来演变成了成语“守株待兔”,用来形容那些不愿意努力工作,只...
1.经典的成语故事 杯弓蛇影 这个成语来源于东汉.应劭《风俗通义》,时北壁上有悬赤弩,照于杯,形如蛇。宣畏恶之,然不敢不饮。有一年夏天,县令应郴请主簿(办理文书事务的官员)杜宣来饮酒。酒席设在厅堂里,北墙上悬挂着一张红色的弓。由于光线折射,酒杯中映入了弓的影子。杜宣看了,以为是一...
经典成语故事【1】巧取豪夺 宋朝大书法家、大画家米芾(fú)的儿子米友仁(字元晖),家学渊源,也和他父亲一样,既写得一手好字,又长于作画,尤其非常喜爱古人的作品。他有一样很大的本领,便是很会模仿古人的画品。他在涟水的时候,曾经向人借回一幅“松牛图”描摹。后来他把真本留下,拿摹本还给人,这人当时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