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成语故事200字左右概括话题讨论。解读历史成语故事200字左右概括知识,想了解学习历史成语故事200字左右概括,请参与历史成语故事200字左右概括话题讨论。
历史成语故事200字左右概括话题已于 2025-08-23 21:53:48 更新
草木皆兵 这个成语来源于《晋书.苻坚载记》,坚与苻融登城而望王师,见部阵齐整,将士精锐;又北望八公山上草木,皆类人形。 公元383年,基本上统一了北方的前秦皇帝苻坚,率领90万兵马,南下攻伐东晋。 东晋王朝任命谢石为大将,谢玄为先锋,率领8万精兵迎战。 秦军前锋苻融攻占寿阳(今安徽寿县)后,苻竖亲自率领八千名骑...
关于刘宽的历史成语故事,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成语故事背景:人物:刘宽,东汉时期的名臣,官至太尉,主管全国军事。性格特点:以温和善良、宽宏大量著称。成语故事核心内容:事件:刘宽的夫人为了试探他的度量,故意打翻一碗肉汤,弄脏了刘宽的朝服。刘宽的反应:他并未发怒,反而首先关心侍婢是否受伤,这体现...
1、揠苗助长 春秋时期,宋国有一个农夫,他总是嫌田里的庄稼长得太慢,今天去瞧瞧,明天去看看,觉得禾苗好像总没有长高。他心想:有什么办法能使它们长得高些快些呢?有一天,他来到田里,把禾苗一棵一棵地往上拔。一大片禾苗,一棵一棵地拔真费了不少的力气,等他拔完了禾苗,已经累得筋疲...
故事出自《晋书·祖逖传》。成语“闻鸡起舞”,形容发奋有为,也比喻有志之士,及时振作。 (三)亡羊补牢【典故】 这故事出自“战国策”。战国时代,楚国有一个大臣,名叫庄辛,有一天对楚襄王说: “你在宫里面的时候,左边是州侯,右边是夏侯;出去的时候,鄢陵君和寿跟君又总是随看你。你和这四个人专门讲究奢侈淫乐...
关于李贺的“锦囊诗草”成语故事:故事背景:李贺是唐代著名的大诗人,与李白、李商隐齐名,被并称为唐代三李。他一生留下了二百四十多首诗作,其中不乏千古绝唱的名句。典故由来:据李商隐的《李长吉小传》记载,李贺每天与友人出游时,会带着弱马、小童和一个锦囊。每当遇到灵感时,他会即刻记录下来,...
故事出自《列子·汤问》。成语“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音乐优美。7.一字之师 指改正文章中一个非常关键的字的老师。该语出自宋代陶岳《五代史补》。唐朝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发展中一个非常繁荣的时期,文学艺术也很发达,其中以诗最具有代表性。当时,不仅诗人多,创作的诗多,而且在艺术...
【成语故事】北宋时期,理学开创者周敦颐定居到庐山莲花峰下的濂溪边著书立说,他著有《太极图说》和《通书》,提出简单而有系统的宇宙构成论。他认为菊花像人间的隐士,牡丹像人间的富贵人,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像人间的君子。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答清润顿职 2019-11-05 · ...
东施效颦 东施效颦是一个流传千古的成语故事,它源自中国古代,讲述了一个关于模仿与适得其反的深刻道理。故事梗概:西施是中国历史上的“四大美女”之一,生活在春秋时期,以其绝世的容颜和优雅的风姿著称。然而,这位美人也有她的烦恼,那就是时常会心痛。有一次,西施在河边洗完衣服后,回家的路上突然...
1. 五年级成语故事200字 精卫填海 夏朝以前,国家还没有形成,那时候的帝王,远不如后来帝王那么阔气,享有许多特权;而是纯粹的人民公仆,只有尽义务的份儿。帝王的子女也没有什么太子,公主之类的特殊称呼,身份也尊贵不起来,和老百姓的子女一样。 炎帝有个女儿,名叫精卫,性格开朗活泼,喜欢打抱不平。一天,她走出小村,...
成语故事“讳疾忌医”中的中国历史 “讳疾忌医”这一成语,源自中国古代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著名故事,记载于《韩非子?喻老》中。该故事不仅生动描绘了蔡桓公与名医扁鹊之间的交往,还深刻揭示了对待疾病(乃至一切问题)应有的正确态度。故事梗概:在春秋战国时期,蔡国有一位君主,即蔡桓公。他统治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