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林七贤典故一则话题讨论。解读竹林七贤典故一则知识,想了解学习竹林七贤典故一则,请参与竹林七贤典故一则话题讨论。
竹林七贤典故一则话题已于 2025-08-24 12:29:21 更新
竹林七贤典故是指阮籍、嵇康、山涛、刘伶、阮咸、向秀和王戎7个人的故事,具体如下:1、嵇康 嵇康擅长音律,古琴弹得神妙无比,据说他游玩洛西时,一古人赠其曲《广林散》,也有说此曲为一幽灵所传。后来嵇康因得罪司马氏被处斩,临刑前,三千太学生围观泣不成声,嵇康饮酒数坛,弹奏《广陵散》,凄然...
竹林七贤指的是三国魏正始年间(240年—249年),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及阮咸七人。因常在当时的山阳县(今河南焦作修武县,可能为现今云台山一带)竹林之下,喝酒、纵歌,肆意酣畅,世谓七贤,后与地名竹林合称。1、嵇康 嵇康,三国魏著名文学家、思想家、音乐家。字叔夜。嵇康是魏宗室...
7人常集在当时的山阳县(今河南辉县西北一带)竹林之下,肆意酣畅,故世谓竹林七贤。 七人是当时玄学的代表人物,虽然他们的思想倾向略有不同。嵇康、阮籍、刘伶、阮咸始终主张老庄之学,“越名教而任自然”,山涛、王戎则好老庄而杂以儒术,向秀则主张名教与自然合一。他们在生活上不拘礼法,清静无为,聚众在竹林喝酒,...
嵇康(224年—263年 ,一作223—262年),字叔夜。汉族,谯国铚县(今安徽省濉溪县)人。三国曹魏时著名思想家、音乐家、文学家。正始末年与阮籍等竹林名士共倡玄学新风,主张“越名教而任自然”、“审贵贱而通物情” ,为“竹林七贤”的精神领袖。嵇康为曹魏宗室的女婿,娶曹操曾孙女长乐亭主为妻...
"竹林七贤"指的是晋代七位名士:阮籍、嵇康、山涛、刘伶、阮咸、向秀和王戎。他们放旷不羁,常于竹林下,酣歌纵酒。其中最为著名的酒徒是刘伶。刘伶自谓:“天生刘伶,以酒为名,一饮一斛,五斗解酲”;讲述刘伶经常随身带着一个酒壶,乘着鹿车,一边走,一边饮酒,一人带着掘挖工具紧随...
7人常聚在当时的山阳县(今河南修武一带)竹林之下,肆意酣畅,故世谓竹林七贤。 7人的政治思想和生活态度不同于建安七子,他们大都“弃经典而尚老庄,蔑礼法而崇放达”。在政治上,嵇康、阮籍、刘伶对司马氏集团均持不合作态度,嵇康因此被杀。山涛、王戎等则是先后投靠司马氏,历任高官,成为司马氏政...
王戎、山涛则投靠司马朝廷,竹林七贤最后各散西东 竹林,是一种平常得不能再平常的景观,走进乡间,走进山野,随意举目便能瞧见,一点不稀罕。然当士子走进这平常的竹林,竟产生了文化史的奇观,产生了政治史的奇迹,产生了心灵史的奇谈。 奇观,奇迹,奇谈,一连串奇字,在魏晋间化出了七贤:嵇康、阮籍、山涛、向秀、阮咸、...
二、竹林七贤七个人的典故 1、嵇康,中散大夫 嵇康,字叔夜,三国时谯国銍县(今安徽宿州西南)人,他虽家世儒学,但学不师授,唯好老、庄之说。嵇康善鼓琴,以弹《广陵散》著名。有《嵇中散集》,以鲁迅辑校《嵇康集》为精善。2、阮籍,步兵校尉 嵇康,字嗣宗,三国时期曹魏末年诗人,他...
7人常集在当时的山阳县(今河南辉县西北一带)竹林之下,肆意酣畅,故世谓竹林七贤。 七人是当时玄学的代表人物,虽然他们的思想倾向略有不同。嵇康、阮籍、刘伶、阮咸始终主张老庄之学,“越名教而任自然”,山涛、王戎则好老庄而杂以儒术,向秀则主张名教与自然合一。 他们在生活上不拘礼法,清静无为,聚众在竹林喝酒,...
刘伶的典故是“刘伶病酒”。具体解释如下:一、典故概述 刘伶病酒是一则与古代文人生活情趣相关的典故。刘伶是魏晋时期的著名文人,以酒为名,其典故流传至今。二、典故背景 刘伶作为竹林七贤之一,以嗜酒著称。他追求自由、率真,酒成为其生活的一部分。在一次饮酒之后,刘伶身体不适,因此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