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历史文化名城及典故话题讨论。解读保定历史文化名城及典故知识,想了解学习保定历史文化名城及典故,请参与保定历史文化名城及典故话题讨论。
保定历史文化名城及典故话题已于 2025-08-24 20:15:33 更新
保定在中国历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它曾经是北方的政治中心和文化繁荣的地方。在元朝时期,保定成为了中都,是元世祖忽必烈的行宫所在地。明朝建立后,保定成为了河北省的省会,也是明朝的军事重镇。清朝时期,保定成为了直隶总督的驻地,是清朝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之一。三、文化底蕴 保定作为历史文化名城...
历史文化:保定拥有3000年建城史,以“保卫大都、安定天下”而得名。它是国务院命名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历史上名人辈出,如刘备、祖冲之、郦道元、刘禹锡、赵匡胤、关汉卿等。保定民俗文化丰富,拥有多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此外,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是我国近代第一所正规陆军军校,保定还是...
先秦时期:保定市区最早的城池为广养城,建于周赦王二十年,由燕昭王所建,主要用作牧战马之城。汉晋隋唐:汉高祖十一年建乐乡城,保定始设县。历经西晋、北魏、北齐、隋、唐等朝代,行政区划和名称有所变更,但保定地区一直为重要郡县所在地。宋金:北宋时期,因保定为宋朝皇帝祖籍,改清苑县为保塞...
保定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历史上曾隶属于冀州、幽州等地,历经北燕建都、隋朝设郡、唐朝设河北道、宋朝设保州、元朝置保定路、明朝设保定府等多个时期。清朝雍正年间至民国初,直隶总督署曾设于此。解放后至1968年,保定曾是河北省的省会。
保定的历史沿革丰富而复杂,经历了多个朝代的更迭与变迁,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保定,古称上谷、保州,位于河北省中部,地处京津冀地区中心地带。早在战国时期,这里就是燕赵之地的重要城市。随着历史的推移,保定逐渐成为军事重地和区域性的政治、经济中心。秦代时,保定地区属巨鹿郡,汉代则分属涿郡、...
保定的历史可追溯至战国时期,当时的中山国在今市区建起了最初的城池。这座城市有着深厚的古代文化底蕴,作为尧帝的故乡,春秋战国时期,燕、中山两国都曾在此建都,历史长达三千多年。早在殷商时期,保定即为北燕之地,西周至战国时期则归属燕赵之地。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将河北中北部设为上谷郡,保定...
保定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诞生了荆轲、刘备、赵匡胤等一批历史名人。市内文物古迹众多,如古莲花池、大慈阁、直隶总督署、清西陵等。保定拥有河北大学、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校区、河北农业大学、中央司法警官学院等18所高校。保定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是中国首个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市、全国双拥模范城,...
- **文化贡献**:保定诞生了众多历史名人,如荆轲、刘备、赵匡胤、祖冲之和郦道元等,这些文化名人的出现,证明了保定在历史上的文化地位及其对中华文明的影响。- **历史美誉**:保定以其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底蕴被誉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此外,保定不仅是历史文化名城,其在现代也扮演着重要角色...
保定历史悠久,是尧帝的故乡,春秋、战国时期,燕、中山就在境内建都,具有三千多年历史,是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保定区位优越,市场广阔。京广铁路、京深高速纵贯南北,神黄铁路、津保高速横跨东西。随着建设“大北京经济圈”战略构想的提出,从保定市向外扩展,在150公里半径内,构成了北京、天津、石家庄、保定等城市为主,拥有...
历史文化 中山国地 保定是尧帝的故乡,春秋、战国时期燕、中山就在境内建都,有三千多年历史。北魏太和元年(477年)分新城县置清苑县,因清苑河得名,系保定设县之始。五代后唐同光元年(923年)置奉化军治清苑县,天成三年(928年)升为泰州。 秦上谷郡 秦始皇统一天下,分天下为三十六郡,改河北中北部为上谷郡,保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