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狼居胥典故150字话题讨论。解读封狼居胥典故150字知识,想了解学习封狼居胥典故150字,请参与封狼居胥典故150字话题讨论。
封狼居胥典故150字话题已于 2025-08-25 01:11:23 更新
9. 北伐,王玄谟陈述北伐战略,大有得胜回朝之意,文帝说“使人有封狼居胥意”,成果北伐失利。10. 霍将军曾屡次与匈奴接战,长驱二千余里,打败左贤王,封狼居胥山,禅姑衍,临翰海,建功而还。
汉朝霍去病追击匈奴至狼居胥山(现内蒙古自治区西北部),封山(筑土为坛以祭山神,纪念胜利)而归。南朝宋文帝刘义隆命王玄谟北伐,王玄谟陈说北伐策略,大有得胜回朝之意,文帝说“使人有封狼居胥意”,结果北伐失败。作者借此事言当时南宋近事,指宋孝宗隆兴元年(1163年)张浚北伐,在符离(现安徽...
封狼居胥,原是描述汉代将领霍去病在征服匈奴时登狼居山祭祀天地,以示功绩辉煌的典故。在《汉书·霍去病传》中有这样的记载:“票骑将军去病率师躬将所获荤允之士,约轻齎,绝大幕,涉获单于章渠,以诛北车耆,转系左大将双,获旗鼓,历度难侯,济弓卢,获屯头王、韩王等三人,将军、相国、当...
风狼居婿的典故说的主人公是霍去病。以下是关于该典故及主人公的详细解答:典故内容:西汉时期,骠骑将军霍去病在击败匈奴后,积土为坛于狼居胥山,进行祭天仪式,以告慰天地并彰显自己的战功。这一行为后来成为了建立显赫功绩的代名词,即“封狼居胥”。主人公介绍:霍去病是西汉时期的名将、军事家、民族...
典故内容:西汉时期,霍去病作为骠骑将军,在击败匈奴后,积土为坛于狼居胥山,进行祭天仪式以告慰成功。这一行为后来成为了“封狼居胥”的典故,用来比喻建立显赫功绩。历史记载:该典故出自《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原文描述了霍去病在战斗中的英勇表现,以及他在狼居胥山进行祭天仪式的场景。霍去病以其...
霍去病只是把匈奴打的服了。而窦宪是彻底地解决了匈奴。他把匈奴整个灭了。这个国家基本上作为政权,已经没有了。他也仿照霍去病封狼居胥的样子,找了一块大石头,在上面刻下他的辉煌成就。这就是另一个典故,叫燕然勒石。 狼居胥在内蒙境内,燕然在蒙古境内。可见...
”宋代词人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也引用了这个典故,感叹刘义隆在北伐时因草率行事,最终只能“赢得仓皇北顾”,未能实现封狼居胥的伟大梦想。“封狼居胥”不仅是一种军事上的胜利象征,更是一种精神上的胜利象征。它代表了勇士们不畏艰难,敢于挑战强敌,最终赢得荣誉和尊敬的英勇精神。
1. 封狼居胥 含义:指西汉大将霍去病登狼居胥山筑坛祭天以告成功之事。 典故:西汉元狩四年,霍去病率军深入漠北,歼敌七万余人,乘胜追杀至狼居胥山,在此举行了祭天封礼,兵锋一直逼至瀚海。此战后,匈奴远遁,漠南无王庭。2. 燕然勒石 含义:即东汉车骑将军窦宪在深入漠北歼灭北匈奴后,在今蒙古杭...
霍去病的功绩被历史学家如司马迁、扬雄、班固等人高度赞扬,他们的评价展现了霍去病的勇猛与功绩,如破敌、追击至瀚海,封狼居胥山等。这些描述不仅描绘了霍去病的军事才能,也体现了他对于国家和民族荣誉的深深执着。封狼居胥的典故,不仅是个军事胜利的象征,更是华夏民族崇尚勇武、坚韧不屈精神的体现,它...
封:指在山上筑土为坛,祭天报功。这是一种古代军事胜利后的仪式,用以彰显武功和向上天报告胜利的喜悦。历史典故:据《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记载,汉将军霍去病在打败匈奴后,追到狼居胥山,并在山上筑坛祭天,以此彰显汉朝的武功和霍去病的赫赫战功。这一历史事件后来成为了“封狼居胥”的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