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成语典故简短20字话题讨论。解读春秋战国成语典故简短20字知识,想了解学习春秋战国成语典故简短20字,请参与春秋战国成语典故简短20字话题讨论。
春秋战国成语典故简短20字话题已于 2025-08-25 08:47:54 更新
春秋战国时期的成语典故有以下两个:退避三舍:含义:指主动退让和回避,避免冲突。典故:春秋时期,晋献公的儿子重耳因晋国内乱而逃亡到楚国。楚成王收留并款待他,他许诺如晋楚发生战争,晋军将退避三舍。后来重耳在秦穆公的帮助下重回晋国执政。晋国支持宋国与楚国发生矛盾,两军在城濮相遇,重耳果然...
春秋时,有个急性子农夫,他插下秧苗后,好几天也不见秧苗长高,心里着急,就把自己田里的秧苗挨个都拔高了一些。他累得筋疲力尽,回到家里,得意地对儿子说:“我干了一天,总算帮助秧苗长高了一些。”儿子连忙跑到田边去看,只见秧苗全都被太阳晒得枯死了。2、一鸣惊人 春秋时,楚庄王当国君的前...
春秋战国时期成语典故有烽火戏诸侯、问鼎中原、退避三舍、一鸣惊人。1、烽火戏诸侯 西周末年,昏庸的周幽王为博得王妃褒姒一笑,竟然在城中上演了一出以烽火向诸侯求教的闹剧。结果,少数民族犬戎进攻西周,再起烽火时,诸侯无人来援,幽王被杀,西周结束。从此周天子的权威一落千丈,出现了春秋战国时期群雄...
春秋战国时期产生了许多富有哲理和故事性的成语典故,以下是其中两个经典的例子:退避三舍:故事背景:春秋时期,晋国内乱,晋献公的儿子重耳逃到楚国并得到楚成王的收留和款待。典故含义:重耳许诺如晋楚发生战争,晋军将退避三舍。后来两军在城濮相遇,重耳果然退避三舍,诱敌深入,最终大胜楚军。此成...
春秋战国时期成语典故,简短如下:1、烽火戏诸侯:这个成语源自于《左传》中的一段故事。周幽王为了让褒姒一笑,点燃了烽火台,戏弄了诸侯。褒姒看到诸侯们惊慌失措的样子果真笑了,但此举后来导致了西周的覆灭。这个成语现在多用于形容那些为了讨好别人而做出不负责任的行动,最终导致不良后果的人。2、卧薪...
春秋战国时期成语典故有五个,具体如下:1.烽火戏诸侯 在西周末年,昏庸的周幽王为博得王妃褒姒一笑,竟不惜在城中演出以烽火向诸侯求教的闹剧。结果,少数民族犬戎进攻西周,再起烽火时,诸侯无人来援,幽王被杀,西周结束。从此周天子的权威一落千丈,出现了春秋战国时期群雄并起,诸侯纷争的局面。2.尊...
春秋战国时期的成语故事:1、退避三舍 【解释】舍:古时行军计程以三十里为一舍。主动退让九十里。比喻退让和回避,避免冲突。春秋时期,晋国内乱,晋献公的儿子重耳逃到楚国。楚成王收留并款待他,他许诺如晋楚发生战争晋军将退避三舍(一舍为三十里)。后来重耳在秦穆公的帮助下重回晋国执政。晋国...
后来,毕万的后代果然建立了战国时的魏国。其实这些都是古人附会之说。后世就常以“毕万昌大”的典故指人后辈发扬,繁盛昌大。19、抱冰握火出自《吴越春秋 勾践归国外传》:越王勾践为了灭吴复国,常常以艰苦的生活条件来磨砺自己的意志。他寒冬抱冰,炎夏握火,卧薪尝胆,夜以继日,内修军政,外结诸侯,经过十年生聚,...
2015-11-03 春秋战国时期的成语故事30个 1431 2007-09-27 春秋战国时期的人物、成语典故和小故事,急求 218 2007-10-20 春秋战国时期的成语典故 611 2012-10-07 列举五个春秋战国时期的成语典故 96 2015-11-02 春秋战国时期的成语典故有哪些成语 137 2012-10-10 春秋战国时期的成语典故,要简洁一些 63...
1、退避三舍 晋公子重耳逃亡到楚国,楚成王在接待他时问,你如果回到晋国的话,将怎样报答我?重耳说,楚国遍地是人杰,到处物产丰饶,比晋国富多了,我拿什么报答您呢?楚成王又说,那你还是报答一下我吧。重耳说,若以您的贤明,让我回国,以后如果晋楚会师中原,交起战来,我将率兵后退九十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