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逆之交典故内容简要话题讨论。解读莫逆之交典故内容简要知识,想了解学习莫逆之交典故内容简要,请参与莫逆之交典故内容简要话题讨论。
莫逆之交典故内容简要话题已于 2025-08-26 05:11:00 更新
后来,“莫逆之交”就用来形容两人之间的深厚友谊,意思是无法分离、不可违背的交情。
莫逆之交的典故出自战国时期哲学家庄子所著的《庄子大宗师》。在这个典故中,庄子的朋友子祀、子兴、子犁、子来四人相聚在一起,他们相互谈论说:“谁能以无为头脑,以有为脊背,以死为屁股,知道死生存亡为一体就可以成为朋友。”四人相视而笑,觉得莫逆于心,就相互结为好朋友,最后被称为莫逆之...
故事发展:这四个人经常聚在一起喝酒,并发表关于生死有无的奇特言论,表示谁能认识到生死有无本来就是一体的,就和他交朋友。故事高潮:当四人说出这样奇特的言论后,他们相视而笑,心意相通,于是成为了莫逆之交。这段典故展示了这四位哲学家之间深厚的友谊和对生死有无等哲学问题的共同认知。
莫逆之交典故:指非常要好的朋友,彼此志同道合,交谊深厚。莫逆之交,指非常要好的朋友,彼此志同道合,交谊深厚。典出《庄子·大宗师》:子祀、子舆、子梨、子来四人相语曰:“孰能以无为首,以生为脊,以死为尻,孰知生死存亡一体者,吾与之友矣。”四人相视而笑,莫逆于心,遂相为友。后...
成语含义:这个成语描绘了两个人志趣相投,情谊深厚,如同知己好友。在原文中,四位人物因为对生死存亡一体的深刻理解而相互敬佩,结为莫逆之交。具体情节:在《庄子·大宗师》中,子祀去探望生病的子舆,子舆以自然的态度看待疾病,体现了庄子哲学中的“安时处顺”。三人因此相视而笑,莫逆于心,遂...
莫逆之交的典故是子祀、子舆、子犁、子来四人相与语。1、原文:子祀、子舆、子梨、子来四人相与语曰:孰能以无为首,以生为脊,以死为尻,孰知死生存亡之一体者,吾与之友矣。四人相视而笑,莫逆于心,遂相与为友。2、译文:子祀、子舆、子梨、子来(均为庄子虚构的人物)四个人聚在一...
典故:战国时期,庄子提到子祀、子兴、子犁、子来四人交谈时,讨论了以无为头脑、有为脊背、死为屁股的哲学观念,认为知道死生存亡为一体的人可以成为朋友。四人相视而笑,心意相通,于是结为莫逆之交。这一典故进一步阐释了“莫逆之交”的内涵,即志同道合、心灵契合的深厚友谊。
7、’四人相视而笑,莫逆于心,遂相为友。8、” 后以“莫逆之交”谓情投意合的朋友。9、 庄子,即庄周。10、战国时代伟大的思想家。11、宋国蒙(今河南省商丘市东北)人。12、做过一阵子官职甚小的漆园吏。13、据《庄子》记载,他生活贫困,常常编草鞋为生。14、据说楚王曾请他去任楚相,...
典故来源:《后汉书·吴佑传》。典故内容:公沙穆因贫困在吴佑家做舂米工人,两人交谈后结为好友。寓意:交友不嫌贫贱。刎颈之交:典故来源:《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典故内容:廉颇与蔺相如化解矛盾后,成为可以同生死、共患难的朋友。寓意:形容朋友间深厚的情谊,可以共患难。莫逆之交:典故来源...
1、莫逆之交,彼此志同道合,交谊深厚。典出《庄子·大宗师》。原文记述:“子祀、子兴、子梨、子来四人相语曰:‘孰能以无为首,以生为脊,以死为尻(kāo,屁股),孰知生死存亡一体者,吾与之友矣。’四人相视而笑,莫逆于心,遂相为友。”后以“莫逆之交”谓情投意合的朋友。2、庄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