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小失大的典故出自哪里话题讨论。解读因小失大的典故出自哪里知识,想了解学习因小失大的典故出自哪里,请参与因小失大的典故出自哪里话题讨论。
因小失大的典故出自哪里话题已于 2025-08-25 13:20:38 更新
历史典故:1485年,英王理查三世在决战前因马夫催促,铁匠将就为国王的战马钉马掌,缺少一根钉子导致战马在战斗中掉了一只马掌,进而国王摔倒,士气大衰,最终战争失败,王朝覆灭。这个典故生动地展示了因小失大的后果。因小失大是一种短视的行为,提醒人们在决策时要权衡利弊,不要因为一时的贪念或急躁...
答案是:因小失大。因为女性象征着阴,而阴谐音同因,石头大,人小,石头又谐音为失,则该成语为因小失大。因小失大:是指拣了芝麻丢了西瓜,历逗颂形容为了小的利益而失去大的利益,得不偿失。
鹤色洁形清,能鸣善舞,确实是一种高雅的禽类,浮邱伯《相鹤经》这样描述它:“体尚洁,故其色白。声闻天,故其头赤。食于水,故其啄长。栖于陆,故其足高。翔于云,故毛丰而肉疏。大喉以吐故,修颈以纳新,故寿不可量。行必依州渚,止不集林木。盖羽族之宗长,仙家之骐骥也。”卫...
出自汉·刘昼《新论·贪爱》:“灭国亡身为天下笑,以贪小利失其大利也。”意为因贪图小利而导致国家灭亡、自身丧命,被天下人耻笑。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批评那些为了小利益而忽视更大利益的行为。例句:在做决策时,我们不能因小失大,要全面考虑利弊得失。
典故来源:这一说法源于一个广为人知的故事,即“猴子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在这个故事中,猴子因为贪图小利,而最终失去了更大的利益,从而体现了“因小而失大”的道理。生肖寓意:在十二生肖中,猴子以其机智、灵活但偶尔贪小便宜的特点而著称。这个故事恰好反映了猴子的这一性格特征,即通过猴子的...
编号 1350 成语 因小失大 典源 出自《吕氏春秋·慎大览·权勋》。编号 1350 成语 因小失大 典故说明 战国时期,燕将乐毅率领五国联军攻打齐国,齐王派触子领军迎战。在敌众我寡的情况下,触子感到为难,齐王却出言羞辱威胁以逼使他出战。结果触子虽然勉强出战,却故意使齐军败北,而他自己就乘机逃...
历史典故:最著名的典故是1485年英王理查三世与亨利伯爵的决战。战前,由于铁匠缺少钉子,国王战马的第四个马掌未能完全固定。战斗中,这只未钉牢的马掌脱落,导致国王战马失蹄,国王摔倒,最终影响了整个战局,导致王朝的覆灭。这个故事深刻地体现了因小失大的道理。现实应用:在生活和工作中,人们常常...
【出自】:清·黄小配《廿载繁华梦》:“他却只是不理,只道他身在洋界,可以没事。不知查抄起来,反恐因小失大,他却如何懂得?”【语法】:偏正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出 处 清·黄小配《廿载繁华梦》:“他却只是不理,只道他身在洋界,可以没事。不知查抄起来,反恐因小失...
【释义】反裘:反穿皮衣,皮毛朝里。指因爱惜皮毛而将皮衣反着穿,比喻不重视事物的根本,因小失大,本末倒置。【出处】西汉·刘向《新序·杂事二》:魏文侯出游,见路人反裘而负刍,文侯曰:“胡为反裘而负刍?”对曰:“臣爱其毛。”文侯曰:“若不知其里尽而毛无所恃邪?”后世据此典故...
“爱鹤失众”由卫国的卫懿公养鹤而失去民心这个典故而来。爱鹤失众,比喻因小失大,也多用于形容不务正业的人将会失去群众的拥护。出自春秋.鲁.左丘明《左传.闵公二年》:“狄人伐卫,卫懿公好鹤,鹤有乘轩者。将战,国人受甲者皆曰:‘使鹤,鹤有禄位,余焉能战?’”成语故事 春秋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