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拨离间成语故事话题讨论。解读挑拨离间成语故事知识,想了解学习挑拨离间成语故事,请参与挑拨离间成语故事话题讨论。
挑拨离间成语故事话题已于 2025-08-25 13:20:50 更新
1、在群众中挑拨离间,拨弄是非,真是卑鄙无耻。源自造句 2、他爱在同学之间挑拨离间。3、真正的友情,无论是挑拨离间的阴风,还是天灾人祸的霹雳,无论是阴谋诡计的浓雾,还是贫困潦倒的严霜,都不能使你胆怯,都不能使你疏远,都不能使你背叛。你坚韧若高山的岩石,你连绵如长长的流水。4、禁忌奸淫...
挑拨离间, 原指没有根据的话,现在多指在别人背后散布的诬蔑、中伤的说法 《明史·马孟祯传》:“臣子分流别户,入主出奴,爱憎由心,雌黄信口,流言蜚语,腾入禁庭。” 姚雪垠 《李自成》第一卷第三章:“ 九老 ,你不要以 长安 的流言蜚语陷人。” 柳青 《创业史》第一部第六章:“整个 ...
【日文】:渔夫(ぎょふ)の利(り)【成语故事】:战国时期赵国准备攻打燕国,燕王派苏代去赵国游说赵王不要战争,讲述一只河蚌在岸上夹住一只鹬鸟的长嘴,双方争执不让,最后被一个渔翁轻易擒住。如果燕赵发生战争,秦国就像渔翁那样轻易吞并燕赵。赵王只好放弃战争的打算 ...
”然而,楚襄王听了庄辛的话后,非常生气,认为庄辛是在故意挑拨离间。庄辛没有退缩,他坚持认为如果楚王继续宠信这四个人,楚国将面临灭亡的命运。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庄辛提出离开楚国前往赵国避难。果然,庄辛刚到赵国五个月,秦国就发兵攻打楚国,楚襄王被迫逃亡至阳城。这时,楚襄王意识到庄辛的话并非虚...
你好!成语故事一:邯郸学步。邯郸是战国时期赵国的都城,据说这个地方的人走路的姿势特别优美。燕国有位少年不辞辛苦来到邯郸要学这里的人走路。他一边观察邯郸人的走路姿势,-边学习模仿。可没有几天,他就坚持不下来了,越学越别扭,越走越不自然。不仅没有学会邯郸人走路,而且连自己原来走路的动作也...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十二回)反义词:息事宁人近义词:搬口弄舌、挑拨是非歇后语:申公豹的嘴用法:一般作谓语、宾语;形容把别人私下的话传来传去,蓄意引起纠纷。结构:动宾式。另:此词语已被编入2010年北京市中考考试说明中。成语故事贾宝玉与秦可卿的弟弟秦钟去贾家学房里念书,与薛蟠...
成语故事:贾宝玉与秦可卿的弟弟秦钟去贾家学房里念书,与薛蟠、金荣等发生了矛盾,贾瑞要求金荣向秦钟道歉。金荣的母亲觉得不公平就去贾珍府里找尤氏说理。尤氏说秦可卿恨那帮狐朋狗友搬弄是非,已经气得生病了,金荣的母亲自觉没趣就回去了。此词语已被编入2009年北京市中考考试说明中。
搬弄是非,指的是一种将别人的话语进行搬弄和传播,旨在挑拨离间,制造口舌纷争的行为。此成语出自元·李寿卿的《伍员吹箫》第一折,描述了平公面前,有人搬弄了我许多事非。随后在《镜花缘》第十二回中,三姑六婆,里外搬弄是非,何能不生事端的描述,也体现了此成语的含义。其反义词为息事宁人,...
【成语故事】:春秋时期,有一个小诸侯国叫做卫国。卫国第十三代君主卫桓公有两个兄弟,一个叫公子晋,一个叫公子州吁。州吁从小喜欢习武,整天舞刀弄棒,梦想就是能带兵打仗,成为领导千军万马的大将军。卫桓公是个老实人,行事比较懦弱,卫国经常受周边国家欺负,于是州吁便想阴谋篡位,取代哥哥卫桓公。公元前719年,卫...
1. 成语“挑三窝四”原意是指挑拨离间,搬弄是非。在这个成语故事中,它被用作谜面,指的是生肖鼠。2. 生肖鼠以聪明和机敏著称,常在夜间活动,寻找食物。在此过程中,它们可能会引起其他动物间的纷争,利用自己的智慧来达到自己的目的。3. 除了“挑三窝四”,还有许多成语和俗语与生肖鼠有关,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