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历史典故的成语50个话题讨论。解读关于历史典故的成语50个知识,想了解学习关于历史典故的成语50个,请参与关于历史典故的成语50个话题讨论。
关于历史典故的成语50个话题已于 2025-08-25 05:30:34 更新
成语典故出处:1. 一鼓作气:出自《左传·庄公十年》,讲述了曹刿在战争中利用鼓声激励士气,最终取得胜利的故事。2. 一字千金:源自《史记·吕不韦列传》,吕不韦悬赏增一字赏千金,以赞美其文辞的精妙。3. 一字之师:出自宋·计有功《唐诗纪事》,讲述了郑谷对诗人齐己诗歌的修改,成为“一字师”的典...
以下是十个含历史典故的成语及其解释:背水一战:解释:比喻与敌人决一死战,不留后路。来源于楚汉相争时期,韩信领兵攻赵,背水列阵,置之死地而后生,最终取得大胜。望梅止渴:解释:原意是人看见梅子就会流涎,因而止渴,借以比喻愿望无法实现,用空想安慰自己。三国时期,曹操行军途中士兵口渴难耐,曹...
以下是一些关于历史典故的成语:愚公移山:源自古代传说,讲述愚公不畏艰难,坚持挖山不止,最终感动天神,帮助移走大山的故事,比喻做事有顽强毅力,不怕困难。后羿射日:源自中国古代神话,后羿射下九个太阳,拯救了百姓免受酷热之苦,比喻英勇无畏,为民除害。女娲补天:源自中国古代神话,女娲炼五色石补...
1、自相矛盾 有个人卖矛和盾。他说盾最牢固,又说矛最锐利。有个人问他用矛来戳盾会如何?他答不出来,古人称其为自相矛盾。2、乐不思蜀 三国时期,刘备占据蜀地,创立蜀国。他死后,儿子刘禅继位,。刘禅昏庸无能,在那些有才干的大臣死后,蜀国就被魏所灭。刘禅投降后,魏王曹髦(máo)封他一...
以下是一些关于历史典故的成语:愚公移山:源于古代传说,讲述愚公不畏艰难,坚持挖山不止,最终感动天神,助其移山的故事,比喻做事有顽强毅力,不怕困难。后羿射日:源自中国古代神话,后羿射下九个太阳,拯救了人类免受酷热之苦,象征勇敢和为民除害的精神。女娲补天:也是中国古代神话,女娲炼五色石补天...
以下是一些含有历史典故的成语及其解释:杯弓蛇影:解释:比喻疑神疑鬼,自相惊扰。历史典故:出自《晋书·乐广传》,讲的是乐广请朋友到家中做客,朋友在饮酒时看到酒杯里有条小蛇,心里很厌恶,但碍于乐广的面子,还是把酒喝了下去。回家后,朋友就生了重病。乐广得知后,再次邀请朋友到家中,并指出...
以下是一些含有历史典故的成语及其解释:1. 杯弓蛇影 解释:比喻疑神疑鬼,自相惊扰。 历史典故:出自《晋书·乐广传》。讲的是乐广请客吃饭,挂在墙上的弓照在酒杯里,有个客人以为酒里有蛇,回去后疑虑成疾,经乐广说明原因后才治好。2. 伯乐相马 解释:比喻善于识别人才,爱惜人才。 历史典故...
历史上经典成语典故及出处之一:“声东击西”东汉时期,班超出使西域,旨在团结西域诸国共同对抗匈奴。为了使西域诸国便于共同对抗匈奴,必须先打通南北通道。地处大漠西缘的莎车国,煽动周边小国,归附匈奴,反对汉朝。班超决定首先平定莎车。莎车国王北向龟兹求援,龟兹王亲率五万人马,援救莎车。班超联合...
战国:完璧归赵(蔺相如) 围魏救赵(孙膑) 退避三舍(重耳)毛遂自荐(毛遂) 负荆请罪(廉颇) 纸上谈兵(赵括)一鼓作气(曹刿)千金买骨(郭隗)讳疾忌医(蔡桓公)卧薪尝胆(勾践)杀妻求将(吴起)惊弓之鸟(更羸)高山流水(俞伯牙、钟子期) 秦:一字千金(吕不韦) 指鹿为马(赵高) ...
1、入木三分(王羲之)出自唐朝·张怀瓘《书断·王羲之》:“晋帝时祭北郊,更祝版,工人削之,笔入木三分。”诗句: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释义:形容书法笔力刚劲有力,也比喻对文章或事物见解深刻、透彻。2、高山流水(俞伯牙、钟子期)出自《列子·汤问》:“伯牙鼓琴,志在高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