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奋读书的典故30个话题讨论。解读勤奋读书的典故30个知识,想了解学习勤奋读书的典故30个,请参与勤奋读书的典故30个话题讨论。
勤奋读书的典故30个话题已于 2025-08-24 19:34:48 更新
1. 凿壁偷光 描述了贫寒之士匡衡如何在夜晚刻苦读书的典故。据《西京杂记》记载,匡衡家中无烛,而邻家有光却不及他家,于是他穿壁引光,以书映光而读。这一故事亦被称作“凿壁借光”、“穿壁借光”、“偷光凿壁”,或简称“凿壁”、“偷光”、“匡壁”。2. 佣作求书 匡衡不仅勤奋好学,而...
1、司马光警枕励志。司马光是个贪玩贪睡的孩子,为此他没少受先生的责罚和同伴的嘲笑,在先生的谆谆教诲下,他决心改掉贪睡的坏毛病,为了早早起床,他睡觉前喝了满满一肚子水,结果早上没有被憋醒,却尿了床,于是聪明的司马光用园木头作了一个警枕,早上一翻身,头滑落在床板上,自然惊醒,从此他天...
2. 萤囊映雪 东晋时期,南平郡离县人车胤(公元333-401),字武子。车胤家境贫寒,买不起灯油,却渴望晚上读书。夏天夜晚,他捕捉萤火虫用来照明读书;冬天,他则利用雪地反射的光线来看书。车胤勤奋好学的精神激励着无数学子,他功名显赫,为国为民,鞠躬尽瘁。他曾任中书侍郎、待中、国子监博学、骠骑...
“凿壁偷光”的故事出自西汉时期的匡衡。他家境贫寒,没有钱买灯油,夜晚无法读书。邻居家里有灯,他就借着微弱的灯光读书,时间长了,他在墙上凿了个小洞,让光线照进来。这种勤奋学习的精神,激励着无数学子。“悬梁刺股”这个典故讲的是东汉时期的孙敬和战国时期的苏秦。孙敬为了读书,常常夜以继...
勤奋读书的五个典故如下:韦编三绝:典故内容:孔子为读《易》而多次翻断了编连竹简的牛皮带子,象征着读书勤奋至极,以致于物理载体都承受不住。凿壁借光:典故内容:匡衡家境贫寒,他通过凿壁借邻居家的亮光来读书,体现了在艰苦条件下仍不放弃学习的精神。囊萤映雪:典故内容:晋朝车胤夏天用白绢袋装...
典故内容:晋朝车胤夏天用白绢袋装萤火虫来照亮读书,一直读到天亮。寓意:形容家境贫寒但读书勤奋刻苦,不畏艰难。悬梁刺股:典故内容:东汉孙敬用绳子把头发绑在房梁上,读书疲劳时头皮扯痛使自己清醒;战国时期苏秦读书时用锥子刺大腿以防止打瞌睡。寓意:形容读书勤奋到极点,不惜用极端方法来保持清醒和...
勤奋好学的人物典故有:映雪囊萤、负薪挂角、悬梁刺股、凿壁借光、以荻画地、韦编三绝。1、映雪囊萤。晋朝时候,有一个人名叫孙康,非常好学。他家里很穷买不起灯油,夜晚不能读书,他就想尽办法刻苦地学习。冬天夜里,他常常不顾天寒地冻,在户外借着白雪的光亮读书。当时还有一个人,名叫车胤,也...
1. 苏秦刺股:苏秦因游说秦王失败而返回乡里,受到家人的冷落。但他并未气馁,反而更加勤奋地读书。传说他为了提神,用锥子刺自己的大腿,鲜血流淌,疼痛使他瞬间清醒,继续埋头苦读。这种极端的勤奋被后人称为“刺股”、“锥股”或“握股”,成为勤学苦读的代名词。2. 韦编三绝:孔子晚年对《周易》...
1、悬梁刺骨 战国时期,洛阳城有一个人名叫苏秦,为了日后以做大官,他拚命读书。有时读得太疲倦了,免不了要打瞌睡。于是,他想了个办法:拿着一把锥子,瞌睡来了,就刺一下大腿,痛了,也就睡不着了,以便继续读下去。有时实在太累,为了防止打瞌睡,他用一根绳子,一头系在梁上,一头结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