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个诗词典故话题讨论。解读36个诗词典故知识,想了解学习36个诗词典故,请参与36个诗词典故话题讨论。
36个诗词典故话题已于 2025-08-24 19:28:11 更新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莼鲈 莼菜、鲈鱼,是江南一带的特产食材。《晋书》中记载,晋朝人张翰(字季鹰)在洛阳做官,见秋风起,想起家乡苏州味美的菰菜、莼羹、鲈鱼脍,便弃官回乡。后人将思念家乡、弃官归隐写作莼鲈之思。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辛...
以典入诗,是历代诗人常用的表现手法。巧妙恰当的用典使诗句更凝练,言近而旨远,含蓄而婉转。斑竹、金乌、采薇、尺素、汗青…这些典故,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豆蔻指多大年纪?岁寒三友包括什么?70个诗词中常见的文化典故↓↓感受古人笔下的用典之美!内容来源:人民日报微博 淮安市少儿图书馆 地址:淮安...
杜甫《短歌行》:“仲宣楼头春色深,青眼高歌望吾子。”30.烂柯:古代神话传说晋人王质上山砍柴,看见有几个小孩在下棋唱歌,于是就坐下来听他们唱,小孩给他一个像枣核的东西,他含在嘴里就不觉得饿了。过了一会儿,小孩催他回去,他站起来,发现斧头柄已全烂了。他回到家,原来的人一个都不在世了。后便以“烂柯”喻...
【檀公策】 宋·陆游:“酒酣忽作檀公策,间道绝出东关城。”宋·陈与义:“草草檀公策,茫茫杜老诗。”【三十六策】 宋·陈与义:“去去三十六策中,第一买酒鏖北风。”元·方回:“尔来何止师左次,三十六策走上策。”【我策三十六】 宋·陈与义:“我策三十六,第一当归田。”【画计三十六】 ...
因此我们在李白杜甫他们的诗中,是无法见到这两个典故出现的。 红尘纷扰多,世间喧嚣久。一枕黄粱梦,千古空悠悠。一抹衰草,掩尽了古今多少风流? 人生如戏亦如梦。只是很可惜,一出再热闹的戏,它会曲终人散。一场再华丽的黄粱美梦,也还是要醒来。 【黄粱梦】 唐朝沈既济写的《唐代传奇。枕中记》,对后世文学...
1.采薇:殷朝末年,周武王伐殷,孤竹国国君的儿子伯夷、叔齐认为这是以臣弑君,就拦马谏阻。殷之后,两人不食周粟,隐居首阳山,采薇而食,终饿死。后以此喻隐居避世。唐王绩《野望》:"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2.寒食:节日名,清明节前一天或两天 传说晋国介子推隐居山中,晋文公用烧山之法逼他...
【典故】 ①黄陵庙:祭祀娥皇、女英的庙。黄陵,山名,一名湘山,在今湖南湘阴县北,洞庭湖畔。相传娥皇、女英是唐尧的两个女儿,同嫁虞舜为妃。舜南巡,死于苍梧,二妃赶至南方,也死于江湘之间。后人遂立祠于水侧,是为黄陵庙。【赏析】 诗的颔联有一层浓重伤感的氛围:潇潇暮雨、落红片片。荒江、野庙更着以雨...
古诗词常用典故如下:1、冰雪 以冰雪的晶莹比喻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尚。如“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冰心:高洁的心性,古人用“清如玉壶冰”比喻一个人光明磊落的心性。再如“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岭南一年的仕途生涯中,自己的人格品行...
申包哭、勃胥哭:以申包胥的姓名或别称(如勃胥)来指代其哭泣求援的事迹。包胥泪:指申包胥因哭泣而流的泪水,象征其忠诚与决心。存楚、存荆:均指申包胥通过努力成功保存了楚国(荆为楚的别称),后来用来表示为国排忧去难的行为。典故在古文诗词中的应用:李白《酬裴侍御对雨感时见赠》诗:“...
【诗词】《江南行》(节选)明唐寅 铸鼎铭钟封爵邑,功名让与英雄立。浮生聚散是浮萍,何须日夜苦蝇营。【典故】蝇营 【出处】《诗经小雅青蝇》营营青蝇,止于樊。岂弟君子,无信谗言。营营青蝇,止于棘。谗人罔极,交乱四国。营营青蝇,止于榛。谗人罔极,构我二人。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