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戎典故的注释话题讨论。解读王戎典故的注释知识,想了解学习王戎典故的注释,请参与王戎典故的注释话题讨论。
王戎典故的注释话题已于 2025-08-23 14:44:07 更新
王戎不取道旁李的注释如下:王戎不取道旁李是一则历史典故,源自《晋书·王戎传》。这则典故主要讲述了东晋时期的名臣王戎,在面对道旁的李树时,因为考虑到树在道旁,必然会被众人采摘,所以选择不去采摘,从而反映了王戎的谦逊、节俭的美德。注释:1.王戎:东晋时期的名臣,字冲,官至司徒。2.道旁...
注释: 王戎:西晋琅琊人,自幼聪明过人,为“竹林七贤”之一,官至尚书令,司徒。 尝:曾经。 诸:众多。 游:嬉戏玩耍。 子:李子。 折枝:压弯树枝。 竞:争相地跑过去。竞:争逐。 走:跑。 唯:只有。 信然:的确如此。王戎不取道旁李启示: 观察与思考:文章通过讲述王戎不摘道路旁的李...
编辑本段注释:1〔王戎〕西晋琅琊(今属山东)人,自幼聪明过人,为“竹林七贤”之一,官至尚书令,司徒。2〔尝〕曾经。3〔李〕李子。4〔曰〕说 5〔诸〕众,一些,这些,许多。6〔游〕玩耍。7〔子〕果实。8〔折枝〕压弯了树枝。9〔竞〕争相地跑过去。竞:争逐。10〔走〕跑。11〔唯〕:只...
注释:王戎:西晋官员,以吝啬闻名。从子:侄子。遗:给予,赠送。单衣:指一层布料的衣服,较为轻薄。婚讫:婚礼结束后。责取:索取,讨回。译文:王戎很吝啬,他的侄子将要结婚时,他只送了一件单衣作为礼物。婚礼结束后,他却又去把那件衣服要回来了。这个故事表现了王戎的吝啬性格,他在侄子婚礼...
“信”字在这里强调了“确实”之意,表明王戎对某事的确认或信任。“信然”则进一步强调了王戎的行为或观点确实是这样,增强了语气的坚定。“之”字作为代词,指代前文提到的“李子”,简洁明了地衔接了前后文的关联。“尝”字表示王戎曾经有过某种经历或行为,强调了故事的背景与时间。“子”字在这里...
《王戎不取道旁李》注释 1、 王戎:西晋琅琊(今属山东)人,自幼聪明过人,为“竹林七贤”之一,官至尚书令,司徒。2、 尝:曾经。3、 诸:众多。4、 游:嬉戏玩耍。5、 子:李子。6、 折枝:压弯树枝。7、 竞:争相地跑过去。竞:争逐。8、 走:跑。9、 唯:只有。10、 ...
注释:1、炎帝:传说中上古时期的部落首领。2、少(shào)女:小女儿。3、东海:浙江省东面的海。4、溺(nì):溺水,被淹死。5、故:因此。6、堙(yan第一声):填塞。2、《王戎不取道旁李》原文: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
作者是南朝宋文学家刘义庆。注释:①王戎:西晋琅琊(今属山东)人,自幼聪明过人,为“竹林七贤”之一,官至尚书令,司徒。②尝:曾经。③诸:众多。④游:嬉戏玩耍。⑤子:李子。⑥折枝:压弯枝高树枝。⑦竞:争相地跑过去。⑧走:跑。⑨唯:只有。⑩信然:的确如此。赏析:在《世说新语...
---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纸。诸儿竞走取之,惟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注释】①尝:曾经 ②诸:众,各 ③游:游玩,玩耍 ④子:指果实 ⑤折枝:把树枝压断了 ⑥竟:争着 ⑦走:跑 ⑧之:它,这里指李子 ⑨惟:只,...
王戎之所以能迅速判断出李子的苦味,是因为他善于观察和思考。李子树长在路旁,通常人们会认为它应该是甜的,但大量果实的存在却让他意识到这可能是个例外。这种判断力来源于他对周围环境的细致观察和对事物本质的深刻理解。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可以学到,面对问题时,要保持冷静,仔细观察,深入思考,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