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成语“亡羊补牢”?有什么历史典故吗?

庄辛用“亡羊补牢”的道理鼓励楚顷襄王振作,最终助其重振国力,收复失地。- 养羊人典故:有个养羊人,早上发现羊圈破了个窟窿,夜里狼叼走了一只羊。邻居劝他修羊圈,他不听。结果第二天早上狼又叼走了一只羊,他后悔莫及,赶紧动手把羊圈上的洞补好了,从此羊再也没有丢过。这两个典故都传达了...
如何理解成语“亡羊补牢”?有什么历史典故吗?
成语“亡羊补牢”的意思是羊逃跑了再去修补羊圈,还不算晚,比喻出了问题以后想办法补救,可以防止继续受损失。
该成语有以下历史典故:- 战国楚顷襄王典故:楚顷襄王沉迷享乐,大臣庄辛劝谏无果后,请求去赵国暂避。不久,秦国攻陷楚国都城,楚顷襄王流亡城外,后悔没听庄辛的话,于是将其请回。庄辛用“亡羊补牢”的道理鼓励楚顷襄王振作,最终助其重振国力,收复失地。- 养羊人典故:有个养羊人,早上发现羊圈破了个窟窿,夜里狼叼走了一只羊。邻居劝他修羊圈,他不听。结果第二天早上狼又叼走了一只羊,他后悔莫及,赶紧动手把羊圈上的洞补好了,从此羊再也没有丢过。

这两个典故都传达了出了问题及时补救的重要性。
2025-01-25
球球词典 阅读 4 次 更新于 2025-04-21 09:27:04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成语“亡羊补牢”的意思是羊逃跑了再去修补羊圈,还不算晚,比喻出了问题以后想办法补救,可以防止继续受损失。该成语有以下历史典故:- 战国楚顷襄王典故:楚顷襄王沉迷享乐,大臣庄辛劝谏无果后,请求去赵国暂避。不久,秦国攻陷楚国都城,楚顷襄王流亡城外,后悔没听庄辛的话,于是将其请回。庄辛用...

  • 成语“亡羊补牢”的解释是:羊逃跑了再去修补羊圈,还不算晚。比喻出了问题以后想办法补救,可以防止继续受损失。其中包含的历史典故如下:背景:战国七雄之一的楚国,在楚襄王时期,由于宠信佞臣,朝政日益紊乱。典故:大臣庄辛看到这种情形,非常担忧楚国的未来。他向襄王进谏,指出襄王一味宠信州侯、夏侯、...

  •  百度网友8200b04da “亡羊补牢”中的“亡” 和“牢”分别是什么意思?

    1,【解释】:亡:逃亡,丢失;牢:关牲口的圈。羊逃跑了再去修补羊圈,还不算晚。比喻出了问题以后想办法补救,可以防止继续受损失。2,【出自】:《战国策·楚策》:“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3,【示例】:张学良始则失地,今幸固守锦州,~,可称晚悟。 ◎章炳麟《...

  •  机器1718 亡羊补牢的来源和道理是什么,亡羊补牢的来源及道理

    “亡羊补牢”这句成语,便是根据上面约两句话而来的,表达处理事情发生错误以后,如果赶紧去挽救,还不为迟的意思。 亡羊补牢故事来源及说明的道理 1、“亡羊补牢”故事来源:战国时楚襄王荒淫无度,执迷不悟,将劝谏的大臣庄辛赶出楚国。秦国趁机征伐,很快占领楚都郢。楚襄王后悔不已,派人到赵国请回庄辛,庄辛说:“见兔...

  •  一口吃掉九个月亮 亡羊补牢的道理简单些

    1、亡羊补牢是一个成语,出自《战国策楚策四》该成语的意思是指羊逃跑了再去修补羊圈,还不算晚,比喻出了问题以后想办法补救,免得以后继续受损失,在句子中一般作主语,谓语,宾语。2、《战国策楚策四》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后人由此提炼出成语亡羊补牢。宋陆游《秋兴》惩...

球球词典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典故大全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CI.QQMATE.COM - 词典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