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言九鼎的成语故事

秦军大败。平原君对毛遂大加赞赏,他感慨地说:“毛先生的三寸不烂之舌,真是胜过百万大军啊。今后如果再有人管我叫‘一言九鼎’,那我一定推荐毛先生。”从此,毛遂受到了平原君的重用。后来,“一言九鼎”这一典故,用来形容一句话能起到重大作用,也用来形容言辞有分量。
一言九鼎的成语故事
一言九鼎,这个成语背后有一个深刻的故事。

话说战国时期,秦国的军队团团包围了赵国的都城邯郸,形势十分危急,赵国国君孝成王派平原君到楚国去求援。平原君打算带领二十名门客前去完成这项使命,已选了十九名,尚缺一人,这时毛遂自告奋勇要求前去。平原君见他一向默默无闻,就产生了轻视之意,但最后还是勉强同意了,凑成二十人一同前往。
到了楚国,平原君马上拜见楚王,跟他商讨出兵救赵的事情。可是这次商谈很不顺利,从早上一直谈到了中午,还没有一丝进展。面对这种情况,随同前往的二十个人十分焦急,却都束手无策。这时只见毛遂一手按剑柄,一手抓住殿堂里的铜柱子,大步跨到楚王的面前,用肯定的语气大声地说:“出兵援赵有利楚国,不出兵援赵,害处实际上也是在害楚国。” 恭敬地向楚王分析出兵的利害。
楚王终于被说服,决定出兵救赵,并和平原君歃血为盟。平原君签订合约返回赵国后,楚王派大军赴赵与秦军作战,秦军大败。平原君对毛遂大加赞赏,他感慨地说:“毛先生的三寸不烂之舌,真是胜过百万大军啊。今后如果再有人管我叫‘一言九鼎’,那我一定推荐毛先生。”从此,毛遂受到了平原君的重用。
后来,“一言九鼎”这一典故,用来形容一句话能起到重大作用,也用来形容言辞有分量。
2025-02-05
球球词典 阅读 8 次 更新于 2025-04-21 03:40:59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翡希信息咨询 一言九鼎的成语故事 一言九鼎的成语故事概括

    一言九鼎的成语故事概括如下:故事背景:战国时期,秦军包围了赵国的都城邯郸,赵国形势危急。赵孝成王为了寻求援助,派平原君前往楚国求援。主要情节: 平原君到达楚国后,与楚王谈及“援赵”事宜,但长时间没有结果。 毛遂此时自告奋勇,对楚王发表了一番慷慨激昂的言论,指出楚国虽然兵多地大,但连吃...

  •  翡希信息咨询 一言九鼎成语故事

    一言九鼎的成语故事如下:故事背景:战国时,秦军包围了赵国的都城邯郸,赵国形势危急。赵国国君孝成王派平原君到楚国求援。毛遂自荐:平原君打算带20名门客去楚国,但已挑了十九名,还少一个。这时,毛遂自告奋勇提出要去,平原君半信半疑,但还是带着他一起前往。说服楚王:平原君与楚王谈及“援赵”...

  •  翡希信息咨询 一言九鼎成语故事

    一言九鼎的成语故事源自战国时期。故事概要: 背景:战国时期,秦国军队围攻赵国都城邯郸,形势危急。赵国国君孝成王派遣平原君前往楚国求援。 人选问题:平原君打算带20名门客前往,但已选定19人,尚缺一人。此时,毛遂自告奋勇,平原君半信半疑地带上了他。 说服楚王:到达楚国后,平原君与楚王商讨“援赵...

  • 1、故事简介:战国时,秦国的军队团团包围了赵国的都城邯郸,形势十分危急,赵国国君孝成王派平原君到楚国去求援。平原打算带领20名门客前去完成这项使命,已挑了十九名,尚少一个定不下来。这时,毛遂自告奋勇提出要去,平原君半信半疑,勉强带着他一起前往楚国。平原君到了楚国后,立即与楚王谈及“...

  • 一言九鼎的成语故事内容如下:战国时,秦国的军队团团包围了赵国的都城邯郸,形势十分危急,赵国国君孝成王派平原君到楚国去求援。平原君打算带领二十名门客前去完成这项使命,已挑了十九名,尚少一个定不下来。这时,毛遂自告奋勇提出要去,平原君半信半疑,勉强带着他一起前往楚国。但到了楚国,经过...

球球词典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典故大全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CI.QQMATE.COM - 词典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