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成语“一言九鼎”?成语背后有何典故?

“一言九鼎”意指一句话的分量非常重,能起到重大作用。这个成语背后的典故源于战国时期:背景:战国时期,秦军围攻赵国的都城邯郸,形势危急。赵国国君孝成王派平原君到楚国求援。自荐:平原君打算带20名门客前往,已挑选了19名,还剩下一名未定。此时,毛遂自告奋勇提出要去,平原君半信半疑,但还是带...
如何理解成语“一言九鼎”?成语背后有何典故?
“一言九鼎”意指一句话的分量非常重,能起到重大作用。这个成语背后的典故源于战国时期:
背景:战国时期,秦军围攻赵国的都城邯郸,形势危急。赵国国君孝成王派平原君到楚国求援。自荐:平原君打算带20名门客前往,已挑选了19名,还剩下一名未定。此时,毛遂自告奋勇提出要去,平原君半信半疑,但还是带着他一起前往楚国。说服楚王:平原君与楚王谈及援赵之事,但谈了许久都没有结果。毛遂对楚王一番慷慨陈词,指出楚国同样需要联合抗秦,说得楚王心服口服,最终答应出兵援赵。成语由来:平原君回到赵国后感慨地说:“毛先生一至楚,而使楚重于九鼎大吕。”后来,人们从平原君的这句话中提炼出了“一言九鼎”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一句话的分量非常重,能起到重大作用。
2025-01-21
球球词典 阅读 27 次 更新于 2025-09-11 19:15:56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一言九鼎”意指一句话的分量非常重,能起到重大作用。这个成语背后的典故源于战国时期:背景:战国时期,秦军围攻赵国的都城邯郸,形势危急。赵国国君孝成王派平原君到楚国求援。自荐:平原君打算带20名门客前往,已挑选了19名,还剩下一名未定。此时,毛遂自告奋勇提出要去,平原君半信半疑,但还是带...

  •  校易搜全知道 一言九鼎的来历,秦王为什么只带回了八个鼎

    相信很多小伙伴都知道,关于这个一言九鼎这个成语,就是说话算话,分量很重的意思。但是这个一言九鼎的九鼎是什么来历呢?这个成语是怎么来的呢?对此很多朋友应该都是比较陌生的。但是在秦王灭了周朝之后,为什么只带回来了八个鼎呢?其中一个到哪去了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1、一言九鼎的来历...

  •  文暄生活科普 《一言九鼎》这句话概括出来。

    《一言九鼎》这个成语源于战国时期赵国平原君的一段历史。当时,赵国都城邯郸被秦国围困,平原君前往楚国求援,急需一名能言善辩的使者。毛遂自荐,虽然起初不受重视,但他凭借一席话打动了楚王,成功地说服楚国出兵援赵,使得赵国形势逆转。毛遂的这一言,其影响力堪比国家重器九鼎,彰显了他话语的决定性力量。

  •  巩韩馀扬Q9 “一言九鼎,驷马难追”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意思:一句话说出了口,就是套上四匹马拉的车也难追上。形容话已说出,就无法反悔。一言九鼎[yī yán jiǔ dǐng]:九鼎:古代国家的宝器,相传为夏禹所铸。一句话抵得上九鼎重。比喻说话力量大,能起很大作用。出处:《史记·平原君列传》:“毛先生一至楚而使赵重于九鼎大吕。毛先生以三寸之舌...

  • 古林精怪 一言九鼎的含义是什么?

    一言九鼎,比喻话语分量重,能说话力起很大作用。形容人说话信誉极高,一言半语就起决定作用。出自汉·司马迁《史记·平原君列传》:“毛先生一至楚而使赵重于九鼎大吕。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胜不敢复相士。”成语:一言九鼎 一言九鼎发音:yì yán jiǔ dǐng 近义词:一字千钧、一言...

球球词典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典故大全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CI.QQMATE.COM - 词典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