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言九鼎是什么意思,有什么典故吗?

一言九鼎 【解释】一句话抵得上九鼎重。比喻说话力量大,能起很大作用。【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平原君列传》:“毛先生一至楚而使赵重于九鼎大吕。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毛先生一到楚国,而使赵国重于九鼎大吕。毛先生以三寸不烂之舌,强于百万之师。【示例】你若是专家或者...
一言九鼎是什么意思,有什么典故吗?
鼎:.古代煮东西用的器物,圆形,三足两耳,也有方形四足的。
一言九鼎
【解释】一句话抵得上九鼎重。比喻说话力量大,能起很大作用。
【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平原君列传》:“毛先生一至楚而使赵重于九鼎大吕。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
毛先生一到楚国,而使赵国重于九鼎大吕。毛先生以三寸不烂之舌,强于百万之师。
【示例】你若是专家或者要人,一言九鼎,那自当别论。
【语法】主谓式;作主语、谓语、定语;含褒义
【近义词】言出如山、一诺千金、出言如山、一言为定、九鼎大吕、一字千钧、片言九鼎、驷马难追
【反义词】人微言轻、一言难尽
扩展资料
1、一言九鼎的近义词
一诺千金
【解释】诺:许诺。许下的一个诺言有千金的价值。比喻说话算数,极有信用。
【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季布栾布列传》:“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
得黄金上百斤,不如得到季布的一句承诺。
【示例】诚信就是说话算话,一言九鼎,一诺千金。
【语法】偏正式;作谓语;常与“出言不苟”连用
2、一言九鼎的反义词
人微言轻
【解释】地位低,说话不受人重视。
【出自】宋·苏轼《上执政乞度牒赈济及因修廨宇书》:“某已三奏其事,至今未报,盖人微言轻,理当自尔。”
我已经三次上奏这件事,到现在还没有报答,因为人微言轻,理应当从你。
【示例】人微言轻的时候,要多听,吸收一点经验来弥补自己的不足。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2023-04-06
球球词典 阅读 3 次 更新于 2025-04-21 20:01:42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一言九鼎的意思:一言九鼎,形容说的话分量大,起决定作用。其中“九鼎”传说为夏禹所铸,象征九州,后成为传国之宝器,代表至高无上的权力。因此,“一言九鼎”常用来比喻某人的言辞具有极大的影响力和权威性。一言九鼎的典故:典故出自战国时期,赵国面临秦国的攻打,赵王派平原君去楚国谋求联合抗秦。...

  • 在现代来说,一言九鼎就是说人要诚信,言出必行。而在古代,一言九鼎是有典故的,这个典故是出自于毛遂,当时赵国的平原君要带着二十个门客去楚国请求援助,但是平原君在众多门客中挑选来挑选去,只挑出了十九位,后来,一个叫毛遂的自己推荐自己,也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毛遂自荐,平原君觉得他勇气可嘉,...

  • 现代语境中,"一言九鼎"象征着诚信与行动力。但在古代,这个成语有其深刻的典故,源于战国时期的毛遂自荐。赵国平原君急需楚国援助,但选人困难。毛遂,一个新晋门客,凭借勇气和自信,主动请缨,成功地说服了原本持怀疑态度的楚王,用言辞打动了他,使得楚国承诺出兵。毛遂的智慧体现在他能站在楚王的立场...

  • 【解释】: 九鼎:古代国家的宝器,相传为夏禹所铸。一句话抵得上九鼎重。比喻说话力量大,能起很大作用。【成语故事】:战国时,秦国的军队团团包围了赵国的都城邯郸,形势十分危急,赵国国君孝成王派平原君到楚国去求援。平原打算带领20名门客前去完成这项使命,已挑了十九名,尚少一个定不下来。这...

  • 一言九鼎的意思是:一句话抵得上九鼎重,比喻说话力量大,能起很大作用。一言九鼎的典故介绍: 来源:成语故事发生在战国时期,与毛遂有关。 故事:公元前290年,秦兵围攻赵国的都城邯郸,赵王派平原君出使楚国求援,楚王犹豫不决。平原君的食客毛遂执剑上殿,为楚王分析时局,最终说服楚王派兵救赵。事后...

球球词典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典故大全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CI.QQMATE.COM - 词典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