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处之泰然”的原意是什么?历史出处又是哪里?

成语“处之泰然”的原意是指对待问题或困难时沉着镇定、毫不在意的样子。具体解释如下:原意:自理事情时表现出安然自得、不以为意的态度,即使面临困境也能保持冷静和镇定。历史出处:该成语出自晋代袁宏的《三国名臣序赞》一文,原文为“爰初发迹,遘此颠沛,神情玄定,处之弥泰”,意为在遭遇困难或...
成语“处之泰然”的原意是什么?历史出处又是哪里?
成语“处之泰然”的原意是指对待问题或困难时沉着镇定、毫不在意的样子。具体解释如下:
原意:自理事情时表现出安然自得、不以为意的态度,即使面临困境也能保持冷静和镇定。
历史出处:该成语出自晋代袁宏的《三国名臣序赞》一文,原文为“爰初发迹,遘此颠沛,神情玄定,处之弥泰”,意为在遭遇困难或挫折时,依然能保持神情安定,泰然处之。

此外,在春秋时期孔子的学生颜回身上也有类似的故事,他生活简朴却处之泰然,自得其乐,进一步体现了这一成语的内涵。
2025-01-21
球球词典 阅读 23 次 更新于 2025-09-11 16:55:46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文暄生活科普 处之泰然是什么意思

    1、处之泰然,汉语成语,拼音是chǔ zhī tài rán,意思是若无其事的样子。形容自理事情沉着镇定。也指对待问题毫不在意。2、成语出处 晋·袁宏《三国名臣序赞》:“爰初发迹,遘此颠沛,神情玄定,处之弥泰。”3、成语故事 春秋时期,孔子在他的学生中最喜欢颜回,他十分尊敬孔子。孔子指出缺点马...

  • anonymous 处之泰然是什么意思

    基本释义 处:处理,对待;泰然:安然,不以为意的样子。若无其事的样子。形容自理事情沉着镇定。也指对待问题毫不在意。用 法 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含褒义,形容面对困难与变故的态度 近反义词 近义词 泰然自若 反义词 惊慌失措 惊惶失措 六神无主 例 句 即使到了最危急的时候,他也~没有显露出任...

  •  lll1314baby 形容一个人有才华、心理成熟稳重的成语

    一、从容自如 [ cóng róng zì rú ]【解释】:不慌不忙,得心应手。【出自】:吴伯箫《记一辆纺车》:“熟练的纺手趁着一线灯光或者朦胧的月色也能摇车,抽线,上线,一切做得从容自如。”二、处之泰然 [ chǔ zhī tài rán ]【解释】:处:处理,对待;泰然:安然,不以为意的样子。若...

  • 成语“处之泰然”的原意是指对待问题或困难时沉着镇定、毫不在意的样子。具体解释如下:原意:自理事情时表现出安然自得、不以为意的态度,即使面临困境也能保持冷静和镇定。历史出处:该成语出自晋代袁宏的《三国名臣序赞》一文,原文为“爰初发迹,遘此颠沛,神情玄定,处之弥泰”,意为在遭遇困难或挫...

  •  宜美生活妙招 安之若素 处之泰然是什么意思

    “处之泰然”:含义:形容对待发生的紧急情况或困难,安然自得,毫不在乎。它强调了在面对困境时保持镇定、从容不迫的态度。出处:该成语出自晋·袁宏《三国名臣序赞》,原句为“爰初发迹,遘此颠沛,神情玄定,处之弥泰。”用法:通常用于形容人在面对不利局面时表现出的冷静和从容。综上所述,“安...

球球词典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典故大全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CI.QQMATE.COM - 词典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