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敲”的典故源自于唐代诗人贾岛。以下是关于该典故的详细解释:典故背景:唐代诗人贾岛有一次骑着跛驴去拜访朋友李凝,在路上他创作了一首名为《题李凝幽居》的诗。典故内容:在这首诗中,贾岛对其中一句“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产生了犹豫。他反复吟诵这句诗,思考着是将“推”字改为“敲”...
推敲的典故是谁的 推敲是谁的典故
“推敲”的典故源自于唐代诗人贾岛。以下是关于该典故的详细解释:
典故背景:唐代诗人贾岛有一次骑着跛驴去拜访朋友李凝,在路上他创作了一首名为《题李凝幽居》的诗。典故内容:在这首诗中,贾岛对其中一句“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产生了犹豫。他反复吟诵这句诗,思考着是将“推”字改为“敲”字,还是保持原样。由于无法做出决定,他甚至在驴背上做起推敲的姿势,这一行为让路上的行人感到既好笑又惊讶。典故意义:后来,“推敲”成为了反复琢磨文字、斟酌字句的代名词,用于形容对诗文等作品进行细致入微的修改和润色。2025-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