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鸣狗盗——诗经中的典故

古代的典故故事流传至今,多有着深远的哲理。其中一则最为著名的典故即为鸡鸣狗盗。这则典故出自《诗经·小雅·鸡鸣》一篇,讲述了一只鸡在清晨鸣叫时,被偷走了,而狗因为一直不鸣叫而未遭损失。这个典故告诉人们,机会稍纵即逝,要善于抓住机会。在这个故事中,一只鸡在清晨鸣叫,它的鸣声打破了人们...
鸡鸣狗盗——诗经中的典故
古代的典故故事流传至今,多有着深远的哲理。其中一则最为著名的典故即为鸡鸣狗盗。这则典故出自《诗经·小雅·鸡鸣》一篇,讲述了一只鸡在清晨鸣叫时,被偷走了,而狗因为一直不鸣叫而未遭损失。这个典故告诉人们,机会稍纵即逝,要善于抓住机会。

在这个故事中,一只鸡在清晨鸣叫,它的鸣声打破了人们的沉睡,也引起了小偷的注意。小偷趁着人们沉睡的机会,偷走了鸡。而狗则因为一直不鸣叫,没有引起小偷的注意,得以安然无恙。这个故事中的鸡和狗,就象很多机会一样,只有稍纵即逝的一瞬间。

《诗经》的作者就从这个故事中得到了启示,认为人生像清晨的鸡鸣一样,机会是一闪而逝的,要善于抓住机会。这个故事也告诫人们,要有眼力和眼光,察觉机会的到来,再加上敢于抓住机会的勇气,方能成功。

鸡鸣狗盗这个典故,也是历史上一个真实的发生过的故事。汉代的《封禅书》记载了一个类似的故事。故事中,一位商人在路上迷路了,无家可归,遇到了一位文人,文人将他接到家里作客。半夜,门外有人敲门,文人稀里糊涂地打开门,只见一位百姓,手上提着一只鸡。文人问他干什么,百姓说是听到鸡叫,以为是仓库里的人已经到了,来送鸡。文人将鸡留下,百姓走了。不久,门外又来了一个人,这次是一个牧人,手上提着一只鸭子,同样是听到鸡叫来送的。文人又将鸭子留下。之后,门外有两个人捧来一颗大玉,说是也是听到鸡叫来送的。文人欣然接受了这颗大玉,并送走了两人。商人离开文人家之后,看到了被盗走的鸡,认为自己亏了,但是当他把鸡借给其他人驻足休息时,不久他就收到了不少礼物,因为他那只鸡的叫声引来了许多路人。

在这个故事中,商人的鸡叫声引来了不少路人,然而只有他自己失去了自己的鸡。这说明机会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之中,而真正能捕捉住机会的人才是最终成功的人。

因此,我们要懂得珍惜每次机会,不要被懈怠和惯性所遮盖,抱着积极向上的态度去行动。无论是人生中还是工作中,都要有敏锐的嗅觉和准确的判断力,只有这样才可以搭上成功的顺风车。

总之,鸡鸣狗盗这个典故,告诫我们要有勇气抓住机会,同时也要懂得机会是稍纵即逝的,要用心体会生活的精髓,珍惜生命的每一分钟,把握机遇,尤其是一切真正有意义的事情,一定要立刻行动,不能姑息,这样才能创造自己的辉煌。2023-09-26
球球词典 阅读 27 次 更新于 2025-09-11 07:19:34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古代的典故故事流传至今,多有着深远的哲理。其中一则最为著名的典故即为鸡鸣狗盗。这则典故出自《诗经·小雅·鸡鸣》一篇,讲述了一只鸡在清晨鸣叫时,被偷走了,而狗因为一直不鸣叫而未遭损失。这个典故告诉人们,机会稍纵即逝,要善于抓住机会。在这个故事中,一只鸡在清晨鸣叫,它的鸣声打破了人们...

  •  凯尼猫A 历史典故成语故事(要简短的50字左右最好) 谢谢哈 有点急

    5、疑邻盗斧 从前有个乡下人,丢了一把斧子。他以为是邻居家的儿子偷去了,于是处处注意那人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越看越觉得那人像是盗斧的贼。后来,丢斧子的人找到了斧子,原来是前几天他上山砍柴时,一时疏忽失落在山谷里。找到斧子后,他又碰见了邻居的儿子,再留心看看他,怎么也不像贼...

  •  快乐生活 信和鸡之间存在什么关联吗

    2.文化象征的交集在《诗经》《女曰鸡鸣》篇中,通过家鸡鸣叫的自然现象,表达了夫妻间守信赴约的契约精神。汉代「鸡鸣狗盗」典故中,公鸡报晓特性成为特定环境下的守时符号,这与信用体系中的时间承诺概念形成映射。3.现代词语双关当代语境中存在「鸡毛信」这类跨领域组合,特指紧急信息传递载体。历史上真...

  •  唔哩生活 写出源于古代寓言故事的成语

    22. 鸡鸣狗盗:出自《史记·孟尝君列传》,形容小偷小摸的行为。23. 势如破竹:出自《三国志·吴书·吕蒙传》,比喻节节胜利,毫无阻碍。24. 枕戈待旦:出自《后汉书·班超传》,形容时刻警惕,准备作战。25. 抱薪救火:出自《史记·魏世家》,比喻用错误的方法去解决问题,结果反而使问题更加严重。

  •  唔哩生活 【鸡鸣】的意思是什么?【鸡鸣】是什么意思?

    或在特定情境下发挥巨大作用,如「鸡鸣狗盗」一词所表达的意思。在现代汉语中,鸡鸣还常用来形容清晨的景象,或与其他声音一起描绘出早晨的喧嚣,如林语堂《萨天师语录》中的「我听见这鸡鸣狗吠的嘈杂」。总的来说,鸡鸣不仅是一个自然现象的描述,还蕴含着历史典故和丰富的文化意象。

其他典故大全类似问题

球球词典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典故大全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CI.QQMATE.COM - 词典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