苌弘化碧的典故

苌弘化碧的典故是《庄子·外物》:“苌弘死于蜀,藏其血,三年化而为碧。”成玄英疏:“苌弘放归蜀,自恨忠而遭谮(zèn,诬陷),刳(kū,剖开)肠而死,蜀人感之,以椟盛其血,三年而化为碧玉”。1、成语的释义:苌弘:周敬王的夫人,后蒙冤为人所杀,传说血化为碧玉。苌弘因忠贞而遭奸佞...
苌弘化碧的典故
苌弘化碧的典故是《庄子·外物》:“苌弘死于蜀,藏其血,三年化而为碧。”成玄英疏:“苌弘放归蜀,自恨忠而遭谮(zèn,诬陷),刳(kū,剖开)肠而死,蜀人感之,以椟盛其血,三年而化为碧玉”。

1、成语的释义:
苌弘:周敬王的夫人,后蒙冤为人所杀,传说血化为碧玉。苌弘因忠贞而遭奸佞诋毁,剖肠而死,其血藏三年而变为碧玉。后遂用“苌弘化碧、化碧苌弘、血化碧、碧化、三年化碧、苌弘怨、苌弘血、苌叔血、碧血、埋血、埋碧、血碧”等写刚直忠正、为正义事业而蒙冤抱恨;亦写青绿的颜色。
2、成语的用法:
作宾语、定语;指人忠诚。近义词是三年化碧,反义词是动荡不安,是主谓式成语。
3、成语的故事:
周朝时期,刘文公的大夫苌弘一生忠于朝廷,不卑不亢,有浩然正气。他因为正直而得罪了朝中权贵,蒙冤被周人杀害,传说他被杀的当时,有人慕名收集他的血液藏在家里,三年后这些干血块全都化为碧玉。

苌弘化碧的例句:
1、苌弘化碧,望地啼鹃,就是这个感受。
2、杜鹃哀鸣,苌弘化碧也就是李慎之先生给后人留下的具体感受吧!
3、古代最美拒绝待我青丝千尺,许你花前月下。待君须发及地,许你共剪烛花。待我红粉骷髅,许你共话桑麻。待我飞羽成仙,许你打马天涯。待我海枯石烂,许你青丝绾发。待我掌控天下,许你立世成家。待我苌弘化碧,许你笑生肥娃。待我奈何桥过,许你共品清茶。
4、我不要半星热血红尘洒,都只在八尺旗枪素练悬。等他四下里皆瞧见,这就是咱苌弘化碧,望帝啼鹃。
2023-11-16
球球词典 阅读 3 次 更新于 2025-04-21 19:17:19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苌弘化碧望帝啼鹃典故的出处分别为《庄子外物》和《蜀志》。苌弘化碧:出处:战国时期庄子《庄子外物》。原文为“苌弘死于蜀,藏其血三年而化为碧”。含义:指苌弘因忠于职守、死得悲壮冤屈,其血三年后化为碧玉,象征忠贞不渝的精神。望帝啼鹃:出处:汉李膺《蜀志》。原文描述了望帝杜宇禅位于鳖灵...

  •  文暄生活科普 苌弘化碧的典故

    苌弘化碧的典故:先秦·庄子及其后学《庄子·外物》:“人主莫不欲其臣忠,而忠未必信,故伍员流于江,苌弘死于蜀,藏其血三年而化为碧。”苌弘,东周周景王时任上大夫。景王死后,王族内乱,苌弘和卿士刘文公联手,借晋国的力量帮助平乱,辅立王子即位,王子即位后史称周敬王。苌弘忠心耿耿,尽心竭...

  •  誉祥祥知识 苌弘化碧有什么典故吗

    苌弘化碧有以下典故:忠诚蒙冤:苌弘是春秋时周敬王的大臣,他忠诚正直,却因帮助晋国的范氏而遭到赵鞅的声讨,最终周敬王无奈将其杀害。这真是一个“好心没好报”的故事啊,让人感叹不已。血化碧玉:苌弘死后,蜀地的人们非常感激他,便用柜子盛放他的血。神奇的是,三年之后,这些血竟然化成了碧玉!

  • 苌弘化碧的典故是《庄子·外物》:“苌弘死于蜀,藏其血,三年化而为碧。”成玄英疏:“苌弘放归蜀,自恨忠而遭谮(zèn,诬陷),刳(kū,剖开)肠而死,蜀人感之,以椟盛其血,三年而化为碧玉”。1、成语的释义:苌弘:周敬王的夫人,后蒙冤为人所杀,传说血化为碧玉。苌弘因忠贞而遭奸佞诋...

  •  文暄生活科普 苌弘化碧什么意思

    成语“苌弘化碧”出自《庄子·外物》:“人主莫不欲其臣之忠,而忠未必信,故伍员流于江,苌弘死于蜀,藏其血三年而化为碧。”它强调了忠诚与信任之间的复杂关系,以及忠臣可能遭受的不公待遇。在文学作品中,如辛弃疾的《兰陵王》和温庭筠的《马嵬诗》等,都引用了这个典故,以表达对忠良遭受冤屈的...

球球词典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典故大全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CI.QQMATE.COM - 词典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