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模棱两可”的出处是《旧唐书·苏味道传》。其中记载苏味道说:“处事不欲决断明白;若有错误;必贻咎谴;但模棱以持两端可矣。”意思为处理任何事情,都不要决断得清楚明白。否则一有错误,就必定受罚。应该像用手摸棱角那样,这一面可以,那一面也过得去,就不会出事了。历史典故如下:苏味道...
出处:该成语出自《旧唐书·苏味道传》,原文为“处事不欲决断明白,若有错误,必贻咎谴,但模棱以持两端可矣。”,意思是处理事情不要决断得太清楚,太明白,要是处理错了,必会遭到追究和指责,只要模棱两可就行了。历史典故:苏味道在唐朝前期做宰相,但他并未做出什么突出成绩。他老于世故,处事圆...
成语“模棱两可”出自《旧唐书·苏味道传》,用以形容唐朝前期著名诗人苏味道的处事态度。二、成语故事 苏味道在唐朝时期仕途顺利,曾任宰相多年,但他并未做出特别突出的政绩。他为人处世圆滑,常对人说:“处事不欲决断明白,若有错误,必贻咎谴,但模棱以持两端可矣。”意思是在处理事情时,不要决断...
1. 棱:物体的角。模棱:可左可右之意。可以这样,也可以那样,不明确表态。2. 【出处】宋·欧阳修、宋祁等《新唐书·苏味道传》。唐初有个叫苏味道的读书人,文采有点小名气,人们把他与当时的另一位文士李峤并称“苏李”。3. 这苏味道,据说从小相当聪明,二十岁就考上了祥中进士,做官做到...
模棱两可是汉语词汇,其含义模糊,不明确,可以这样也可以那样,用来形容人的态度或立场。它最早来源于《旧唐书·苏味道传》,原句为:“处事不欲决断明白,若有错误,必贻咎谴,但模棱以持两端可矣。”意思是处理事情不要过于明确,以免出错招致责备,模棱两可反而可以避免。在现代汉语中,这个成语被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