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案齐眉表示尊敬,用来形容夫妻互敬互爱。说的梁鸿、孟光的故事,每次孟光给梁鸿送饭时把托盘举得跟眉毛一样高。东汉平陵人孟光,长得很肥胖,肤色黝黑,容貌欠佳,但力气极大,能力举石臼。有许多人为她作媒,却屡遭谢绝。年龄已到30了,仍独居在家。她父母问她不愿出嫁的缘故,才知道她已经有了意...
“梁鸿孟光”是“举案齐眉”的典故,是汉时梁鸿和妻子孟光的故事。主要讲述了东汉书生梁鸿读完太学回家务农,与县上孟财主的30岁女儿孟光结婚,婚后他们抛弃孟家的富裕生活,到霸陵山区隐居,后来帮皋伯通打短工。每次孟光给梁鸿送饭时把托盘举得跟眉毛一样高,眉来眼去,夫妻十分恩爱的故事。举案齐眉...
“梁鸿孟光”是“举案齐眉”的典故,讲述了东汉书生梁鸿与妻子孟光之间互相尊敬、十分恩爱的故事。以下是关于该典故的详细解释:典故背景:梁鸿读完太学后选择回家务农,并与县上孟财主的30岁女儿孟光结婚。他们婚后放弃了孟家的富裕生活,选择到霸陵山区隐居。典故内容:在隐居期间,梁鸿曾帮皋伯通打短工。
因一首《五噫歌》惹怒汉章帝,被迫流亡,后逃至吴地,做雇工。妻子孟光敬重丈夫,每次上饭,托盘举至眉前端,成就“举案齐眉”典故。梁鸿夫妇在富商门下安身,闭门著书十余篇。后人常引用“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抒发自己一生未得施展的抱怨。
举案齐眉:每天梁鸿下班回家,孟光都会为他准备好饭菜,在端菜时从不仰视梁鸿,而是把装满食物的托盘高举到眉毛处,以此表示对丈夫的恭敬。这一行为后来成为了“举案齐眉”的典故,用来形容夫妻之间相敬如宾的相处之道。“举案齐眉”这个成语的出处是《后汉书·梁鸿传》,它体现了夫妻间的互相尊重和敬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