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三国演义》的成语有哪些?

1. 锦囊妙计 释义:旧小说里描写足智多谋的人把对付敌方的计策写在纸条上,放在锦囊里,以便当事人在紧急时拆阅。比喻有准备的巧妙办法。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五十四回:“汝保主公(刘备)入吴;当领此三个锦囊;囊中有三条妙计;依次而行。”2. 恩怨分明 释义:对于恩惠和仇恨的界限...
出自《三国演义》的成语有哪些?
1. 锦囊妙计
释义:旧小说里描写足智多谋的人把对付敌方的计策写在纸条上,放在锦囊里,以便当事人在紧急时拆阅。比喻有准备的巧妙办法。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五十四回:“汝保主公(刘备)入吴;当领此三个锦囊;囊中有三条妙计;依次而行。”
2. 恩怨分明
释义:对于恩惠和仇恨的界限分得十分清楚,毫不含糊。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五十回:“某素知云长傲上而不忍下,欺强而不凌弱;恩怨分明,信义素著。”
3. 骄兵之计
释义:故意向敌军示弱,以助长其骄傲情绪,使其轻敌大意的计策。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七十回:“孟达暗暗发书,申数猛帆报玄德,说‘黄忠连输数阵,现今退在关上。’玄德慌问孔明。孔明曰:‘此乃老将骄兵之计也。’”
4. 养精蓄锐
释义:保养精神,蓄集力量。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十四回:“且待半年;养精蓄锐;刘表、孙权可一鼓而下也。”
5. 虚虚实实
释义:假假真真,以假乱真。指军事上讲究策略,善于迷惑对方。也指文艺作品中虚写、实写并用,表现方法耐人思索回味。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四十九回:“知宽岂不闻兵法‘虚虚实实’之论?操虽能用兵,只此可以瞒过他也。”2025-01-06
球球词典 阅读 23 次 更新于 2025-07-29 04:14:06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1. 锦囊妙计 释义:旧小说里描写足智多谋的人把对付敌方的计策写在纸条上,放在锦囊里,以便当事人在紧急时拆阅。比喻有准备的巧妙办法。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五十四回:“汝保主公(刘备)入吴;当领此三个锦囊;囊中有三条妙计;依次而行。”2. 恩怨分明 释义:对于恩惠和仇恨的界限...

  • 出自《三国演义》的成语包括: 张灯结彩:形容节日或有喜庆事情的景象。 身不由己:指身体不由自己作主。 舌战群儒:形容一人同很多人辩论,辩才出众,驳倒众人。 招兵买马:旧时指组织或扩充武装力量,后比喻组织或扩充人力。 光阴荏苒:指时间过得飞快。 身在曹营心在汉:比喻身子虽然在对立的一方,...

  •  宜美生活妙招 三国演义中的著名成语

    《三国演义》中的著名成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望梅止渴:含义:原意是梅子酸,人想吃梅子就会流涎,因而能够止渴。后比喻愿望无法实现,用空想安慰自己。来源:该成语源于南朝宋刘义庆的《世说新语·假谲》,虽然在《三国演义》中没有直接出现,但因其与三国时期的智谋故事相关,常被提及。初出茅庐:含义...

  •  翡希信息咨询 出自《三国演义》中的成语有哪些

    出自《三国演义》中的成语主要包括以下这些:如饮醇醪:形容一个人气量广阔,常用来赞誉心胸宽广之人。髀肉复生:形容长期清闲,事业毫无成就的状态。后患无穷:指给将来留下的祸患无穷无尽,警示人们做事需谨慎考虑后果。如鱼得水:比喻得到了与自己十分投合的人或对自己非常合适的环境。三顾茅庐:形容求...

  •  翡希信息咨询 出自三国演义的成语及其含义

    出自《三国演义》的成语及其含义如下:三顾茅庐:形容求才若渴的心情,后来用来比喻多次专程拜访有才能的人。七步之才:形容才学高超,文思敏捷,能在极短的时间内创作出优秀的作品。鞠躬尽瘁:形容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不遗余力地工作,直到生命终止。乐不思蜀:比喻在新环境中过得十分快乐,以至于忘记了...

球球词典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成语大全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CI.QQMATE.COM - 词典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