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三国演义》的成语有哪些?

1. 锦囊妙计 释义:旧小说里描写足智多谋的人把对付敌方的计策写在纸条上,放在锦囊里,以便当事人在紧急时拆阅。比喻有准备的巧妙办法。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五十四回:“汝保主公(刘备)入吴;当领此三个锦囊;囊中有三条妙计;依次而行。”2. 恩怨分明 释义:对于恩惠和仇恨的界限...
出自《三国演义》的成语有哪些?
1. 锦囊妙计
释义:旧小说里描写足智多谋的人把对付敌方的计策写在纸条上,放在锦囊里,以便当事人在紧急时拆阅。比喻有准备的巧妙办法。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五十四回:“汝保主公(刘备)入吴;当领此三个锦囊;囊中有三条妙计;依次而行。”
2. 恩怨分明
释义:对于恩惠和仇恨的界限分得十分清楚,毫不含糊。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五十回:“某素知云长傲上而不忍下,欺强而不凌弱;恩怨分明,信义素著。”
3. 骄兵之计
释义:故意向敌军示弱,以助长其骄傲情绪,使其轻敌大意的计策。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七十回:“孟达暗暗发书,申数猛帆报玄德,说‘黄忠连输数阵,现今退在关上。’玄德慌问孔明。孔明曰:‘此乃老将骄兵之计也。’”
4. 养精蓄锐
释义:保养精神,蓄集力量。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十四回:“且待半年;养精蓄锐;刘表、孙权可一鼓而下也。”
5. 虚虚实实
释义:假假真真,以假乱真。指军事上讲究策略,善于迷惑对方。也指文艺作品中虚写、实写并用,表现方法耐人思索回味。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四十九回:“知宽岂不闻兵法‘虚虚实实’之论?操虽能用兵,只此可以瞒过他也。”2025-01-06
球球词典 阅读 2 次 更新于 2025-04-21 00:37:15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大意失荆州 三国归晋 火烧连营 赤壁大战 草船借箭 三顾茅庐 画饼充饥 望梅止渴

  • 三顾茅庐,初出茅庐,舌战群雄,锦囊妙计,羽扇纶巾, 鼎足三分, 过五关斩六将、乌合之众、缓兵之计、死心塌地、虚张声势、步步为营, 桃园结义 三国演义中的成语故事 桃园结义,大意失荆州,火烧连营,草船借箭,三顾茅庐, 画饼充饥,望梅止渴,妄自菲薄,智取陈仓,七擒七纵, 舌战群儒,六出祁山,如嚼鸡肋,三英战吕...

  •  欢愉且坚韧的银杏5456 出自三国演义的成语全

    出自三国演义的成语有:草船借箭、七擒七纵、三顾茅庐、初出茅庐、望梅止渴、舌战群儒、乐不思蜀等等。扩展阅读:相关成语的释义:1、草船借箭:源自赤壁之战的一个故事。借箭由周瑜故意提出(限十天造十万支箭),机智的诸葛亮一眼识破是一条害人之计,却淡定表示“只需要三天”。后来,有大雾天帮...

  •  来自宝华山谈笑风生 的鸳鸯 出自《三国演义》的成语有哪些?

    出自《三国演义》的成语有:初出茅庐、身在曹营心在汉、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赔了夫人又折兵等 相关成语的释义 初出茅庐 拼音:chū chū máo lú 释义:茅庐:草房。原比喻新露头脚。现比喻刚离开家庭或学校出来工作。缺乏经验。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九回:“直须惊破曹公胆,...

  •  网南丿 出自三国演义的成语有哪些

    1、草船借箭:源自赤壁之战的一个故事。借箭由周瑜故意提出(限十天造十万支箭),机智的诸葛亮一眼识破是一条害人之计,却淡定表示“只需要三天”。后来,有大雾天帮忙,诸葛亮再利用曹操多疑的性格,调了几条草船诱敌,终于借足十万支箭,立下奇功。2、千里走单骑:主要讲述关羽、刘备下邳失散,...

球球词典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成语大全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CI.QQMATE.COM - 词典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