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将坛历史典故

在此之前,韩信曾在项羽麾下效力,但并未得到重用,之后又在刘邦那里遭遇类似的情况。然而,正是在樊河边的一次困境中,萧何的慧眼识英雄,最终促使刘邦改变了对韩信的看法,给予了他应有的赏识和重任。这次拜将坛的历史事件,不仅体现了萧何对于人才的识人之明,也见证了刘邦对于策略和将领的重视,为后来...
拜将坛历史典故
在公元前206年的历史记载中,当刘邦成为南郑的统治者后,韩信寻求投靠。尽管萧何多次向刘邦推荐,但韩信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感到失望的他选择了逃离。在这一关键时刻,萧何得知韩信的行踪,不顾刘邦的不知情,亲自在青桥驿附近追回了他。
萧何深知韩信的才能,深知他的重要性。在追回韩信后,他向刘邦极力陈说重用韩信的必要性,强调了韩信对于军队和国家的潜在价值。他的坚持和智慧最终打动了刘邦,刘邦决定听取萧何的建议,选择了一个吉日,设立了一座庄重的坛场,以正式的礼仪,任命韩信为大将军。
在此之前,韩信曾在项羽麾下效力,但并未得到重用,之后又在刘邦那里遭遇类似的情况。然而,正是在樊河边的一次困境中,萧何的慧眼识英雄,最终促使刘邦改变了对韩信的看法,给予了他应有的赏识和重任。
这次拜将坛的历史事件,不仅体现了萧何对于人才的识人之明,也见证了刘邦对于策略和将领的重视,为后来汉朝的崛起奠定了关键的一环。韩信的被拜为大将,标志着他从此在历史舞台上崭露头角,成为了一代军事奇才。扩展资料拜将坛,亦称拜将台,位于汉中市城南门外,距离古汉台西南约200米处。南环中路南侧有南北两座土台组成,台高3米多,面积为7840平方米,相传为刘邦拜韩信为大将时所筑。

2024-06-05
球球词典 阅读 2 次 更新于 2025-04-21 08:58:05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这次拜将坛的历史事件,不仅体现了萧何对于人才的识人之明,也见证了刘邦对于策略和将领的重视,为后来汉朝的崛起奠定了关键的一环。韩信的被拜为大将,标志着他从此在历史舞台上崭露头角,成为了一代军事奇才。

  • 相传在公元前206年,刘邦为王,就国南郑南。韩信便到南郑投靠刘邦,虽经萧何多次的引荐,但是刘邦并不韩信加以重用,韩信伤心就此逃走。萧何听到韩信私自逃走的消息,在来不及禀报刘邦的情况下,亲自将韩信在青桥驿附近追回,并在刘邦面前反复陈述重用韩信的利害,因此说服刘邦,曰:“择良日,设坛场,具...

  •  杰少啊jc02 拜将台的历史典故

    拜将坛——韩信石像韩信是淮阴(江苏)人,“始为布衣时,贫无行,不得推择为吏。又不能治生商贾,常从人寄食饮”。《史记淮阴侯列传》。少年时,曾“寄贫漂母,受辱胯下”。秦末农民起义爆发,投入项梁起义军,后又追随刘邦。韩信通晓兵法,加之在当时反秦的农民运动中,亲自参加作战,从战争实践...

  •  母婴小贴士来啦 筑坛拜将是宝鸡的历史典故吗

    它不是宝鸡的历史典故。明瑞王诗碑曰:“高祖筑坛拜将帅,天佑汉室帝业开”,其中汉高祖刘邦“筑坛拜将帅”之地,便是如今汉中市汉台区内的拜将坛。韩信投奔刘邦却未得重用,韩信不得志,遂决定离汉东归,行至“寒溪”时被萧何追回,并向刘邦郑重引荐,赞赏韩信的军事政治才能,建议举行隆重的仪式,拜...

  •  司空崖A 第八签韩信登坛拜师是什么意思

    释义为汉王刘邦设立拜将坛,用极为隆重的仪式拜韩信为大将军。后指授予要职,委以重任。

球球词典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典故大全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CI.QQMATE.COM - 词典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