骊山的历史典故

骊山的历史典故具体如下:烽火台 西周末年,周幽王为博宠妃褒姒一笑,采纳奸臣虢石父的奸计,元故点燃狼烟,引得四方诸侯前来救驾。当众诸侯汗流浃背赶来之时,却见到烽火台上灯红酒绿、歌舞升平,于是愤然离去。褒姒见各路诸侯的狼狈样,“扑”一声笑了。为此周幽王大悦,以千金重奖虢石父。公元前7...
骊山的历史典故
骊山的历史典故具体如下:
烽火台
西周末年,周幽王为博宠妃褒姒一笑,采纳奸臣虢石父的奸计,元故点燃狼烟,引得四方诸侯前来救驾。当众诸侯汗流浃背赶来之时,却见到烽火台上灯红酒绿、歌舞升平,于是愤然离去。褒姒见各路诸侯的狼狈样,“扑”一声笑了。
为此周幽王大悦,以千金重奖虢石父。公元前771年,犬戎入侵西周,周幽王再次点燃烽火,却无人来救,西周至灭亡。从而留下一个“幽王烽火戏诸侯,褒姒一知失天下”的典故。

唐玄宗与杨玉环
骊山地热资源丰富,因此也成为帝王嫔妃泡温泉之地。天宝六载(公元747年),唐玄宗在骊山环山建城,筑官殿,名“华清宫”。其中建有玄宗沐浴的“九龙汤”,杨贵妃沐浴的“海棠汤”。每年十月幸临,直到开春后才返长安。所以说,骊山的华清宫见证了唐玄宗和杨玉环的爱情。

骊山地理位置及介绍
地理位置
骊山为秦岭支脉,位于临潼区城区以南、蓝田县以北。东西绵延25公里。由于山形似黑马,故名骊山(古时名丽山)。其最高峰仁宗庙,海拔1302米。
骊山孤耸于临潼县城之南,因山形似黛青色的骊马而得名;一说因古代骊戎国所在而得名。地貌类型属受流水侵蚀剥蚀的中起伏低山,海拔1000~1200米,最高点仁宗庙海拔1302米。因兀然突起于渭河平原,与渭河平原相对高差800米以上,仍显得高峻挺拔。

骊山介绍
骊山东西两峰广植松柏,树木葱茏,在阳光下灿烂锦绣,因而得名东、西绣岭。
在唐代,东绣岭主要有石瓮寺、红楼绿阁等建筑,旁临骊山瀑布,包纳了芝兰谷、玉蕊峰等观赏区。
西绣岭有三峰:第一峰上有周代遗址烽火台;第二峰上有王母殿,唐华清宫缭墙罗城南门即在该处;第三峰上有朝元阁,上有羯鼓楼,下有长生殿。华清宫的山上建筑,多在西绣岭上。
2023-10-14
球球词典 阅读 3 次 更新于 2025-04-21 06:48:48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和骊山有关的历史典故 1.骊山之战:春秋时期,晋国与楚国在骊山进行了一场激烈的战争。最终,晋国取得了胜利,成为春秋五霸之一。2.骊山赋:《骊山赋》是汉代司马相如所作的一篇辞赋,赞美了骊山的秀美风光和丰富历史文化。3.骊山诗社:唐代诗人王之涣所创办的骊山诗社,聚集了一大批文学爱好者,为唐代文学的繁...

  • 骊山的典故有哪些如下:历史上“烽火戏诸侯,一笑失天下”的典故就发生在这里。相传,周幽王为博取爱妃褒姒一笑,曾在这里举烽火戏弄诸侯。当犬戎攻入骊山,幽王再下令点燃烽火,各诸侯却无人来救,幽王被杀,褒姒被掳,西周灭亡。

  • 骊山的典故主要有以下几个:烽火戏诸侯:历史上著名的“烽火戏诸侯,一笑失天下”的典故就发生在骊山。相传周幽王为博取爱妃褒姒一笑,曾在这里举烽火戏弄诸侯。当犬戎真的攻入骊山时,幽王再下令点燃烽火,各诸侯却以为又是戏弄,无人来救,最终导致幽王被杀,褒姒被掳,西周灭亡。女娲补天:相传在天地混...

  •  武汉誉祥科技 骊山的历史传说

    再往东便到西绣岭第一峰上的烽火台。历史上“烽火戏诸侯,一笑失天下”的典故就发生在这里。相传,周幽王为博取爱妃褒姒一笑,曾在这里举烽火戏弄诸侯。当犬戎攻入骊山,幽王再下令点燃烽火,各诸侯却无人来救,幽王被杀,褒姒被掳,西周灭亡。过了烽火台后往东即到东绣岭上的“石瓮寺”。因寺的西...

  • 骊山的历史典故具体如下:烽火台 西周末年,周幽王为博宠妃褒姒一笑,采纳奸臣虢石父的奸计,元故点燃狼烟,引得四方诸侯前来救驾。当众诸侯汗流浃背赶来之时,却见到烽火台上灯红酒绿、歌舞升平,于是愤然离去。褒姒见各路诸侯的狼狈样,“扑”一声笑了。为此周幽王大悦,以千金重奖虢石父。公元前...

球球词典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典故大全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CI.QQMATE.COM - 词典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