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63年,斯通学者发现柳皮还有治疗疟疾的作用。我国古代医药学也早有柳树药材的记载,《神农本草经》中提到柳的根、皮、枝、叶皆可入药,具有祛痰明目、清热解毒、利尿防风的功效。柳花研汁可以治疗黄疸、咳血等症状,柳叶则含丰富的鞣质,可用于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等多种疾病。柳叶含碘,制成糖衣片可预防...
千门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典故,指的是黄帝曾经命令苏抵和姜子牙种下的一千棵柳树。这些柳树成长后,形成了一道美丽的景观,被称为“千门柳”。这个典故寓意着以小势力汇聚为大势力,集体力量的强大。在现代社会中,这种“千门柳”精神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可以激励人们团结协作,共同构建美好社会。
清代陈维崧词:“柳条今剩几?待折赠。”人们不但见了杨柳会引起别愁,连听到《折杨柳》曲,也会触动离绪。李白《春夜洛城闻笛》:“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其实,柳树可以有多方面的象征意义,古人又赋予柳树种种感情,于是借柳寄情便是情理中之事了。
我国利用柳树的皮、枝、叶、花絮治病由来已久,仅《本草纲目》便收载了15项之多,其皮有主治“时行头痛,热结在肠胃”的功能;枝“痰热淋疾,可为浴汤,洗风肿骚痒”;叶有“恶疥痂疮马疥,煎煮洗之,立愈”之功效;花絮有主治“风水黄疸”之功能。从柳树中可提取制造阿斯匹林药物之原料。据最近报道,柳树根、皮具...
柳树在灞桥边,年年茂盛,却为送别。汉朝长安灞桥是著名的南北交通的重要集结地,北去塞外,乃至西域各国,南下中国广大地区,都需要经过这条道路。柳叶柳枝在古代医药不发达时,用以辟邪驱除瘟疫,又有生生不息的含义,所以临行折柳插在车马之上,是为祈祷加祝福。当风吹过杨柳,杨柳如同腰肢舞蹈,婀娜多姿,只是这用于送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