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东帽是什么典故?

管宁学问渊博,品德高尚,朝廷屡次请他做官都被他拒绝了.他不愿与贪官同流合污,毅然来海城隐居.为了表明自己清白高雅的节操,他常常戴高大的白帽,这就是"辽东白帽"典故的由来.著名爱国将领文天祥在他那首流传千古的"正气歌"中,有名的诗句"或为辽东帽",指的就是管宁喜戴白帽这件事.文章来源:辽宁画报...
辽东帽是什么典故?
辽东白帽[历史典故] 11

在海城的历史长河中曾涌现出不少文化名人,有名的历史典故"辽东白帽"便是由此产生.
东汉末年,著名学者管宁因不满朝廷宦官专权和中原地区诸侯割据称雄的局面,渡海来到辽东半岛上的海城讲学.他到今天海城新台子镇的地方筑坛设馆,广招远近各地学子,授书讲经,培养齐家治国济天下的人才.史书记载,管宁居住的地方天天有上门求学受教的人,"旬日成市".(短时间里聚集了很多人,热闹得象集市)他在这里居住50多年,为人民做了许多好事,深受当地百姓敬重.

管宁学问渊博,品德高尚,朝廷屡次请他做官都被他拒绝了.他不愿与贪官同流合污,毅然来海城隐居.为了表明自己清白高雅的节操,他常常戴高大的白帽,这就是"辽东白帽"典故的由来.著名爱国将领文天祥在他那首流传千古的"正气歌"中,有名的诗句"或为辽东帽",指的就是管宁喜戴白帽这件事.

文章来源:辽宁画报出版社<<海城史地>>2006-06-05
球球词典 阅读 22 次 更新于 2025-07-27 20:59:31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宸辰游艺策划 辽东帽基本信息

    辽东帽,源自文天祥的诗句“或为辽东帽,情操厉冰雪”,其典故出自《三国志·魏书》中关于管宁的记载。管宁,字幼安,是北海朱虚人,十六岁丧父,他的亲朋好友们出于同情他的孤苦贫寒,纷纷赠送财物,但他一概推辞,坚持用自己仅有的财物办理后事,显示出高尚的品行和节操。在避乱辽东期间,管宁以其独...

  • 在海城的历史长河中曾涌现出不少文化名人,有名的历史典故"辽东白帽"便是由此产生.东汉末年,著名学者管宁因不满朝廷宦官专权和中原地区诸侯割据称雄的局面,渡海来到辽东半岛上的海城讲学.他到今天海城新台子镇的地方筑坛设馆,广招远近各地学子,授书讲经,培养齐家治国济天下的人才.史书记载,管宁居住的地方...

  •  阿暄生活 辽东帽人物介绍

    管宁学问深厚,品行高尚,朝廷多次征召他为官,但他坚决拒绝,不愿与贪官污吏同流合污,选择在海城隐居。他以戴高大的白帽为标志,象征其清白高雅的节操,因此“辽东白帽”的典故由此而来。至今,人们还用辽东帽来表达洁身自好或不随波逐流的态度,如杜甫在诗中提及的张翰、管宁,寓意自由与隐居。陈寅恪...

  •  宜美生活妙招 辽东帽基本信息

    辽东帽的基本信息如下:来源:辽东帽的典故源自《三国志·魏书》中关于管宁的记载,以及文天祥的诗句“或为辽东帽,情操厉冰雪”。人物背景:管宁,字幼安,东汉北海朱虚人,是春秋时代齐国名相管仲的后人。他学问渊博,品德高尚,朝廷屡次征聘都被他拒绝。特征:在避乱辽东期间,管宁常戴高大的白帽,身着...

  •  小夕阳丶7Th 辽东帽的人物介绍

    他不愿与贪官同流合污,毅然来海城隐居.为了表明自己清白高雅的节操,他常常戴高大的白帽,这就是“辽东白帽”典故的由来.以后乃至今天仍然有人以辽东帽来比喻自己的清高,或者与世不争,不愿意流于世俗。杜甫《严中丞枉驾见过》云:“扁舟不独如张翰,皂帽还应似管宁。”以张翰、管宁故事,说自己的行踪...

其他典故大全类似问题

球球词典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典故大全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CI.QQMATE.COM - 词典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