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山放鹤什么典故

“孤山放鹤”这一典故源于清代画家上官周的作品《孤山放鹤图》。该画描绘了北宋诗人林逋隐居西湖孤山养鹤的情景。画中,一位身着宽大长袍的老者,站在湖畔,背手而立,目光仰视空中盘旋的仙鹤。老者的衣衫随风飘动,长髯如银,展现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气质和洒脱的性格。仙鹤在天空中翱翔,回首相望主人,人鹤...
孤山放鹤什么典故
“孤山放鹤”这一典故源于清代画家上官周的作品《孤山放鹤图》。该画描绘了北宋诗人林逋隐居西湖孤山养鹤的情景。画中,一位身着宽大长袍的老者,站在湖畔,背手而立,目光仰视空中盘旋的仙鹤。老者的衣衫随风飘动,长髯如银,展现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气质和洒脱的性格。

仙鹤在天空中翱翔,回首相望主人,人鹤之间的眼神交流,充满了依依不舍的情感。画面虽仅一人一鹤,构图简洁,但巧妙地将观者的视线聚焦于两者身上,凸显了诗人与仙鹤之间的深厚情感。这样的构图不仅突出了“孤山放鹤”的主题,还传达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意境。

林逋隐居孤山,以养鹤为伴,过着清雅的生活。他的生活态度和精神追求,被后人誉为超凡脱俗。《孤山放鹤图》不仅是一幅描绘自然美景的画作,更是一种精神寄托和心灵慰藉。画中的人鹤形象,成为了文人墨客追求高雅情趣和超然物外境界的象征。

画中的仙鹤,象征着高洁与自由,而诗人林逋,则是高雅生活的代表。他们之间的深厚情感,不仅仅是人与自然的和谐,更是精神层面的共鸣。这种情感不仅在画中得到了完美的展现,也在后人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孤山放鹤图》中的林逋,不仅仅是一位隐士,更是一位追求精神自由和高洁品格的典范。他与仙鹤之间的默契,成为了文人理想生活的象征,激励着后人追求更高的人生境界。2024-10-27
球球词典 阅读 3 次 更新于 2025-04-22 03:57:08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孤山放鹤”这一典故源于清代画家上官周的作品《孤山放鹤图》。该画描绘了北宋诗人林逋隐居西湖孤山养鹤的情景。画中,一位身着宽大长袍的老者,站在湖畔,背手而立,目光仰视空中盘旋的仙鹤。老者的衣衫随风飘动,长髯如银,展现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气质和洒脱的性格。仙鹤在天空中翱翔,回首相望主人,人鹤...

  • 《浮生六记》的作者沈复,字三白,号梅逸。书中提到“梅逸”中的“梅”出自和靖先生“梅妻鹤子”的典故,“逸”则暗示妻子已经过世。于是查访了一下这个典故:北宋著名诗人林逋(bu),隐居杭州西湖孤山,终生不仕不娶,惟喜植梅放鹤,自称“以梅为妻,以鹤为子”,传为千古佳话。据说曾手植300余...

  •  频壁Hh 孤山放鹤有对人对事不满的意思吗?

    而放鹤,则是指给鹤以自由,让它可以自由地飞翔,去感受自然和环境的美好。通过将自己比作孤雁、孤鹤等动物,可以减少自己的压力和紧张感,使自己更加平静,达到自我定位和心境调整的效果。因此,孤山放鹤的内涵是追求自然的舒适、自由及喜悦。

  •  深空游戏 放鹤亭是如何得名的

    杭州西湖的放鹤亭坐落于孤山东北麓,是为了纪念北宋时期的钱塘人林逋而建造的。林逋,字君复,生于967年,卒于1028年,以作诗绘画为乐,一生未曾娶妻,也未步入仕途。他长期隐居于孤山,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除了诗歌和绘画,他还喜欢种梅花养鹤,因此人们称他为“梅妻鹤子”。林逋去世后,被安葬于...

  • “梅妻鹤子”出自沈括《梦溪笔谈卷十•人事二》,说的是北宋处士林逋(和靖),隐居杭州孤山,清高自适,无妻无子,而植梅放鹤,称“梅妻鹤子”,被传为千古佳话。“梅妻鹤子”指以梅为妻,以鹤为子。比喻清高或隐居。【出处】宋•沈括《梦溪笔谈卷十•人事二》:“林逋隐居...

球球词典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典故大全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CI.QQMATE.COM - 词典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