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的历史典故有鲤鱼跳龙门、洛阳纸贵、定鼎中原、前倨后恭、挑肥拣瘦、程门立雪、乐不思蜀、马革裹尸、小时了了、数典忘祖等等。下面说说前两个典故:鲤鱼跳龙门 很早以前,龙门还未被凿开,伊水流到这里被龙门山挡住了,就在山南积聚了一个大湖。居住在黄河里的鲤鱼听说龙门风光好,都想去观光。...
3. 周平王元年(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开启东周,有23个国王都居洛阳,历时500余年。4. 汉光武建武元年(25年),刘秀定都洛阳,史称东汉,改洛阳为雒阳,建武十五年(39年),更河南郡为河南尹。汉永和五年(140年),河南尹“有户二十万八千四百八十六,有口一百零野悉一万零八百二十七”。
1、洛阳纸贵 晋代文学家左思,小时候是个非常顽皮、不爱读书的孩子。父亲经常为这事发脾气,可是小左思仍然淘气得很,不肯好好学习。有一天,左思的父亲左雍与朋友们聊天,朋友们羡慕他有个聪明可爱的儿子。左思的父亲叹口气说:“快别提他了,小儿左思的学习,还不如我小时候,看来没有多大的出息了。
洛阳龙门香山寺有以下历史典故:赋诗夺锦袍:在唐朝时期,武则天在洛阳称帝,并钟爱香山寺的清幽雅致。她曾在香山寺中石楼主持“龙门诗会”,让群臣赋诗,先成诗者赐以锦袍。左史东方虬首先成诗并获得锦袍,但随后宋之问的七言诗被认为更胜一筹,武则天遂决定把锦袍赐给宋之问。这一事件成为了诗坛上的...
公元前1046年,西周取代了商朝,为了控制东方地区,周朝在洛阳开始营建国都——成周。周公在洛水北岸修建了王城和成周城,成王迁居至成周,史称“初迁宅于成周”,“定鼎于郏鄏”,并将部分殷商遗民迁移至成周,由成周八师进行监督。洛阳当时被称为洛邑、新邑、大邑、成周、天室、中国等,也被称为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