匏瓜典故的出处:这个典故来源于《论语·阳货》。故事:匏瓜是一种葫芦,成熟后可以剖开做水瓢使用。在《论语》中,孔子曾说吾岂匏瓜也哉,焉能系而不食?意思是他不是匏瓜,不能挂着供人欣赏,而是要积极入世,为国为民做贡献。这个典故被用来比喻君子应该有所作为,不能空谈理论,要有实际行动。有一...
【出处】: 《论语·阳货》:“吾岂匏瓜也哉?焉能系而不食。”三国·魏·王粲《登楼赋》:“惧匏瓜之徒悬兮,畏井渫之莫食。”
【典故出处】:《 论语 阳货 》:「吾岂匏瓜也哉?焉能系而不食。」 【 成语 意思】: 孔子 比喻自己无法像匏瓜那样系悬著而不让人食用,应该出仕为官,有所作为。后用以比喻有才能的人却不为世所用。 【通用拼音】:pao guā kōng xuan 【拼音简写】:PGKX 【使用频率】:生僻成语...
“虽异匏瓜难不食”,典故出自:《论语·阳货》:“吾岂匏瓜也哉,焉能系而不食”意思是:我仿佛就是匏瓜,不是挂在那里给你们看的(我要给人吃的)。意指:比喻怀才而莫展,一如匏瓜中看而不可吃用。匏瓜其实就是现在所说的葫芦,这东西虽然味美可口,但吃多了会让肠 胃受不了,说的是任何事...
1、典故:北弥陶牧,西接昭丘。昔尼父之在陈兮,有归欤之叹音。钟仪幽而楚秦兮。庄舄显而越吟。俟河清其未极。惧匏瓜之徒悬兮,畏井渫之莫食。2、北弥陶牧:北接陶朱公所在的江陵。弥:接。.陶牧:春秋时越国的范蠡帮助越王勾践灭吴后弃官来到陶,自称陶朱公。3、昔尼父之在陈兮,有“归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