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尚任轶事典故

在清朝康熙二十三年,皇帝康熙亲临孔林拜祭孔子墓,仪式庄重。然而,当他走近墓碑,却发现碑文上刻着"大成至圣文宣王之墓",其中的"王"字被一道矮墙遮挡,只露出"文宣干"的部分。这让康熙帝感到为难,因为按照礼制,他只应拜孔子,而非王。这时,孔尚任,著名戏曲《桃花扇》的作者,同时也是孔子第六十四...
孔尚任轶事典故
在清朝康熙二十三年,皇帝康熙亲临孔林拜祭孔子墓,仪式庄重。然而,当他走近墓碑,却发现碑文上刻着"大成至圣文宣王之墓",其中的"王"字被一道矮墙遮挡,只露出"文宣干"的部分。这让康熙帝感到为难,因为按照礼制,他只应拜孔子,而非王。
这时,孔尚任,著名戏曲《桃花扇》的作者,同时也是孔子第六十四代孙,迅速洞察了这一微妙的差异。他立刻指示随从,取来一匹黄绸,覆盖住"文宣王",并在其后添上"先师"两字,碑文变为"大成至圣先师"。这一改动,使得康熙帝明白了礼仪的正确顺序,立刻开始进行祭拜。这个事件揭示了当时皇家礼仪中的微妙之处,也反映了孔尚任的机智和对礼制的熟悉。
为防止类似尴尬再次发生,孔林中建起了那道遮挡碑文的矮墙,确保后世拜祭者能明确区分祭祀对象。这个故事不仅展示了孔尚任的应变能力,也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礼仪的严谨态度。
扩展资料孔尚任(1648~1718年),字聘之,又字季重,号东塘,别号岸堂,自称云亭山人。山东曲阜人,孔子六十四代孙,清初诗人、戏曲作家。时人将他与《长生殿》作者洪升并论,称“南洪北孔”。
2024-07-30
球球词典 阅读 2 次 更新于 2025-04-21 05:01:32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这个事件揭示了当时皇家礼仪中的微妙之处,也反映了孔尚任的机智和对礼制的熟悉。为防止类似尴尬再次发生,孔林中建起了那道遮挡碑文的矮墙,确保后世拜祭者能明确区分祭祀对象。这个故事不仅展示了孔尚任的应变能力,也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礼仪的严谨态度。

  •  海南加宸 李香君轶事典故

    秦淮河畔的名妓李香君,珍视一把绘有桃花的扇子,那并非名家之作,而是她用鲜血书写的爱情故事,象征着她与侯方域的深情。在媚香楼中,李香君才艺出众,性格豪爽,被昵称为"香扇坠"。她的生活圈子多为文人雅士,侯方域便是其中之一,两人因一幅寒江晓泛图而结缘,彼此深深吸引。侯方域,出身显赫,才...

  •  阿暄生活 李春芳轶事典故

    李春芳的后代在兴化繁衍成望族,其孙李思诚官至礼部尚书,四世孙李滢精通经学,五世孙李清任刑科给事中,李清之子李楠为孔尚任《桃花扇》作序,家族中子孙曾玄辈分众多,有数十百人之多,官至尚书、卿寺以及知府、知县者十数人,而以诗文名世者数人。北京图书馆出版社推出《话说吴承恩———〈西游记〉...

球球词典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典故大全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CI.QQMATE.COM - 词典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