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礼貌谦让的典故

一日御者挥马鞭过其门,意气扬扬,状甚自得,其妻窥状,至为感叹,是夜求御者离去,夫闻其故; 答以: 宰相身高不及六尺(约今之四尺二寸),名闻天下,备受诸侯敬仰,尚能谦虚,而君身高八尺,为晏婴驱车,竟扬眉得意,前途岂有可为! 御者愧甚,从而改变,谦虚和谒,晏婴称奇,追问其故,乃告以...
关于礼貌谦让的典故
  谦虚礼貌的孔子

  中国素称“礼仪之邦”。“礼”作为一种具体的行为来讲,就是指人们在待人接物时的文明举止,也就是现在所说的礼貌。而礼貌的本质是表示对别人的尊重和友善,这种心理需求,是超越时代的,是永存的。然而,一个人如果只懂得礼貌的形式,却没有谦让之心,那么,他不会真正懂得礼貌,谦让也是谦虚、平等的表现,是礼貌的重要内涵。谦虚礼貌包含着我们的祖先对自然文化的骄傲和自豪,是中国人之所以成为中国人的根本特征之一。

  春秋时期,孔子和他的学生们周游列国,宣传他们的政治主张。

  一天,他们驾车去晋国。一个孩子在路当中堆碎石瓦片玩,挡住了他们的去路。孔子说:“你不该在路当中玩,挡住我们的车!”。孩子指着地上说:“老人家,您看这是什么?”孔子一看,是用碎石瓦片摆的一座城。孩子又说:“您说,应该是城给车让路还是车给城让路呢?”孔子被问住了。孔子觉得这孩子很懂得礼貌,便问:“你叫什么?几岁啦?”孩子说:“我叫项橐,7岁!”孔子对学生们说:“项橐7岁懂礼,他可以做我的老师啊!”

  诚实守信的孔子、曾子、季布

  诚实,就是忠诚正直,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守信,就是遵守诺言、不虚伪欺诈。“言必信,行必果”、“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这些流传了千百年的古话,都形象地表达了中华民族诚实守信的品质。在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史中,人们不但为诚实守信的美德大唱颂歌,而且努力地身体力行。

  孔子早在2000多年前就教育他的弟子要诚实。在学习中,知道的就说知道,不知道的就说不知道。他认为这才是对待学习的正确态度。

  曾子也是个非常诚实守信的人。有一次,曾子的妻子要去赶集,孩子哭闹着也要去。妻子哄孩子说,你不要去了,我回来杀猪给你吃。她赶集回来后,看见曾子真要杀猪,连忙上前阻止。曾子说,你欺骗了孩子,孩子就会不信任你。说着,就把猪杀了。曾子不欺骗孩子,也培养了孩子讲信用的品德。

  秦朝末年有个叫季布的人,一向重诺言,讲信用。人们都说“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这就是成语朋友的帮助,才幸免于难。而有信,自然会得到大家的:

  旧时中国店铺的门口,一般都写有“货真价实,童叟无欺”八个自古在商品买卖中,就提倡公平交易、诚实待客、不欺诈、不作假的行业道德。

  在当代中国,诚实守信的美德也得到了发扬光大。这种美德表现在工作和学习上,就是专心致志,认真踏实,实事求是;表现在与人交往中,就是真诚待人,互相信赖;表现在对待国家和集体的态度上,就是奉公守法,忠诚老实。

  百折不挠的桥玄

  东汉官员桥玄品行端庄,嫉恶如仇。有次,一伙强盗绑住他十岁的儿子,带进他家,要正在病中的桥玄立即拿钱赎取,遭到桥直的怒斥。不多时,官兵包围了桥家,因怕强盗会杀桥直的儿子,迟迟不敢动手。这时桥玄愤怒地喊道:“我难道能因为儿子的生命而放了这伙坏人吗?”催促官兵们赶快动手。结果,桥玄的儿子被强盗杀死了。人们称赞桥玄“百折不挠”,始终保持节操。

  百折不挠:形容不管经受多少挫折,决不屈服、退缩。折:挫折。挠:弯曲。

  激夫获贵的御者之妻

  眼看丈夫满为御

  害羞感叹求离去

  夫惭恳解竟提升

  不逊乐妻贤内助

  晏婴,战国时齐景公之宰相,体躯短小,惟才干超人,名闻诸侯,而其御者(车夫) 体甚魁梧,却为俗子。 一日御者挥马鞭过其门,意气扬扬,状甚自得,其妻窥状,至为感叹,是夜求御者离去,夫闻其故; 答以: 宰相身高不及六尺(约今之四尺二寸),名闻天下,备受诸侯敬仰,尚能谦虚,而君身高八尺,为晏婴驱车,竟扬眉得意,前途岂有可为! 御者愧甚,从而改变,谦虚和谒,晏婴称奇,追问其故,乃告以受妻激之实情,晏婴以知过能改,遂提升御者为大夫。

  敬亲感贼的姜诗夫妻

  能事严亲值佩钦

  请看龎氏奉姑心

  寄邻纺织犹怀敬

  感动赤眉不敢侵

  汉朝姜诗,事母至孝,其妻庞氏,敬顺尤笃。母好饮江水,庞氏每天必往六七里程外取水,煮羹烹茶奉姑,一日因遇强风迟归,母因渴甚,而有微词: 姜诗大怒,遂离弃得,庞氏寄住邻家,日夜勤苦纺织,以所得微资,经常买佳肴,托邻妪转给其姑,经久,邻妪始以实相告,其姑惭愧,即令其回家团聚,姜诗夫妻之孝行,因而名传四方。时有赤眉贼路过该地,贼首呼喊: 惊大孝者触鬼神之怒,众贼未敢抢刧而过,其孝感岂不大乎。2015-10-18
球球词典 阅读 21 次 更新于 2025-07-25 12:19:29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宜美生活妙招 谦让典故

    谦让的典故主要有以下三个:孔融让梨:故事概要:孔融4岁时,父亲的朋友带来一盘梨子,孔融选择了一个小梨,说自己年纪小,应该吃小的,剩下的大梨留给哥哥们。典故意义:孔融的谦让行为展现了孩童时期的礼貌和懂事,成为教育后代学会礼让的典范。宰相分羊:故事概要:皇帝面临如何公平分配大小不一的羊的...

  •  宜美生活妙招 谦让的故事有哪些

    谦让的故事主要有以下这些:孔融让梨:故事概述:孔融是古代文学家,家中兄弟六人他排行第六。家中买梨时,孔融主动选择最小的梨子,而将大的梨子留给哥哥们。寓意:教导孩子们要尊重长辈、懂得谦让。宰相肚里能撑船:故事概述:宰相张英的朋友因修屋与邻居发生争执,张英建议朋友退让墙地,邻居深受感动也...

  •  宜美生活妙招 谦让的故事有哪些

    谦让的故事有很多,以下是几个著名的例子:曾子避席:故事概述:曾子是孔子的弟子,当孔子向他传授深刻道理时,他立刻从坐着的席子上站起来,走到席子外面,恭恭敬敬地回答,以示对老师的尊重。谦让体现:曾子的避席行为是对老师的一种极度尊重和谦让,体现了他在求知过程中的谦逊态度。孔融让梨:故事...

  •  翡希信息咨询 与“礼貌”有关的成语典故

    与“礼貌”有关的成语典故主要有以下三个:1. 程门立雪 故事梗概:宋代学者杨时为了求学,在隆冬时节与学友游酢冒着大雪来到老师程颐家请教问题。由于程颐正在打坐养神,他们不敢打扰,便在门外恭敬侍立,等待老师醒来。等待期间,杨时的一只脚冻僵了,但他依然保持恭敬的态度。程颐醒来后,发现门外的杨...

  • 谦虚礼貌包含着我们的祖先对自然文化的骄傲和自豪,是中国人之所以成为中国人的根本特征之一。春秋时期,孔子和他的学生们周游列国,宣传他们的政治主张。一天,他们驾车去晋国。一个孩子在路当中堆碎石瓦片玩,挡住了他们的去路。孔子说:“你不该在路当中玩,挡住我们的车!”。孩子指着地上说:“老人...

球球词典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典故大全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CI.QQMATE.COM - 词典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