迂回的典故

1.曲折回旋。 南朝 宋 谢灵运《山居赋》“緜联邪亘,侧直齐平”注:“迂回处谓之邪亘,平正处谓之侧直。” 北魏 郦道元《水经注·河水四》:“又南出一里至天井,井裁容人,穴空迂回,顿曲而上,可高六丈馀。” 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姑妄听之四》:“木兰伐官木者,遥见对山有数虎...
迂回的典故
亦作“ 迂回 ”。 1.曲折回旋。 南朝 宋 谢灵运《山居赋》“緜联邪亘,侧直齐平”注:“迂回处谓之邪亘,平正处谓之侧直。” 北魏 郦道元《水经注·河水四》:“又南出一里至天井,井裁容人,穴空迂回,顿曲而上,可高六丈馀。” 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姑妄听之四》:“木兰伐官木者,遥见对山有数虎,悬崖削壁,非迂回数里不能至。” 刘白羽《长江三日》:“船常常在很狭窄的两面航标之间迂回前进,顺流驶下。”2.不直捷;牵强。《南齐书·文学传论》:“一则启心闲绎,托辞华旷,虽存巧绮,终致迂回。” 金 王若虚《论语辨惑三》:“其义迂回,皆不足取。” 清 俞樾《茶香室丛钞·为人后者不入》:“ 郑 注亦迂回难通”。3.指绕向敌侧或敌后进攻敌人。 郭澄清《大刀记》第十章:“等我们进村后,你们分成两股向村边迂回。” 杨朔《百花山》:“这支小部队一路往前钻,时而迂回,时而包围……把敌人从潜伏的角落里掏出来。”迂回是绕向敌人后方的机动。目的是攻击敌人的薄弱部位,或断敌退路,阻敌增援,协同正面部队和包围部队围歼敌军某一集团。按性质和范围分战略迂回、战役迂回和战术迂回。迂回在中国古代战争中已成为重要战法。在欧洲,18世纪末,已把迂回作为一种机动样式。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迂回更被普遍运用于战争、战役、战斗行动中。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历次革命战争中,曾广泛采取迂回行动,对歼灭敌人起了重要作用。未来战争中,军队的火力、机动力和突击力都将有进一步提高。地面部队实施迂回的纵深将增大,速度也将加快,还将更广泛地得到航空兵、空降兵和远战火力的配合。同时,由于侦察器材的改进和军队机动力的增强,部队的迂回行动易被对方发现,也将给部队实施迂回增加困难。

2016-05-10
球球词典 阅读 2 次 更新于 2025-04-21 16:01:56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北魏郦道元在《水经注·河水四》中也提到的“悬崖削壁,非迂回数里不能至”,描绘的是艰难的地形条件。在文学中,它也用来形容表达的曲折,如《南齐书·文学传论》中的“托辞华旷,虽存巧绮,终致迂回”。在军事上,"迂回"指的是战术上绕向敌方侧或后方,以攻击其薄弱环节或切断退路。郭澄清在《大...

  • 1.曲折回旋。 南朝 宋 谢灵运《山居赋》“緜联邪亘,侧直齐平”注:“迂回处谓之邪亘,平正处谓之侧直。” 北魏 郦道元《水经注·河水四》:“又南出一里至天井,井裁容人,穴空迂回,顿曲而上,可高六丈馀。” 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姑妄听之四》:“木兰伐官木者,遥见对山有数虎...

  • anonymous 什么叫做迂回战术

    迂回战术有两方面意思: 1.绕到敌人侧面或后面(进攻敌人);2.指在思想或表达方式上绕圈子的性质或状态。迂回战术在军事上的解释是:为了避免与敌人正面交锋对抗,采取敌进我退,敌退我进,通过寻找暴露出的间隙,分散敌人,各个歼灭。或者指避开敌人强劲的正面,攻击敌人后方较为薄弱一面的一种战术 。...

  •  文暄生活科普 迂回战术典故?

    当谈论"迂回战术"这个概念时,我们实际上触及了两种关键策略。首先,它是一种军事术语,描述的是在战斗中,聪明的指挥者会选择绕过敌人的正面,直接攻击其侧面或后方,以此实现出其不意的突破和优势。这种战术强调了灵活性和战略性的结合,通过避开敌人的直接抵抗,找到更为有效的进攻路线。其次,"迂回战术...

  •  独虚仙 鹿也迂回什么意思?

    迂回,意思是回旋、环绕;指在思想或表达方式上绕圈子的性质或状态;也指路十分曲折或一种自然景象;也常比喻作战时战术。鹿也迂回没有找到相应的典故,看字面意思可理解成:鹿也都在不停地绕圈子,徘徊回旋。“也”字说明是在鹿比较熟悉的一个情形下,在比较熟悉的情景下都绕圈子,说明问题很难解决,...

球球词典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歇后语大全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CI.QQMATE.COM - 词典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