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作俑者”一词出自《孟子·梁惠王上》篇,原意是指最初制作俑来殉葬的人,后被引申为恶劣风气的创始者或第一个做某项坏事的人。孟子与梁惠王的一次对话中,孟子问梁惠王用木棍打死人和用刀子杀死人有什么不同,梁惠王答无异。孟子进一步问用刀子杀死人和用政治害死人有什么区别,梁惠王也答...
“始作俑者”的含义:指最初制作要埋葬的小雕像(俑)的人。在古代,人们有时会制作与真人大小相似或较小的玩偶,用于陪葬,以代替真人殉葬。孔子认为,虽然用假人陪葬比用真人陪葬在形式上稍微减轻了一些残忍,但在心理上并没有本质区别,因此同样应该受到谴责。孔子的态度:孔子通过“其无后乎”这样...
指第一个用俑封杀活人的人,后泛指恶劣风气的创始者。衍生成语”始作俑者“,意思是恶劣风气的创始者。出自:《孟子·梁惠王上》:“仲尼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为其象人而用之也。如之何其使斯民饥而死也?”【译文】孔子曾说过,首先开始用俑的人,他是断子绝孙、没有后代的吧!您看...
含义:“始作俑者”原意是指开始用俑殉葬的人,后来比喻首先做某件坏事的人或恶劣风气的创始者。用法:贬义语境:该成语主要用于贬义,强调某人是某项不良行为或风气的起源者。例如,“他是这场腐败风波的始作俑者,应该受到严厉惩处。”避免用于正面语境:由于“始作俑者”带有贬义,因此不适合用于形容...
“始作俑者 ”是啥意思?《中华成语大辞典》的解释为:“最初制作俑来殉葬的人,比喻恶劣风 气的创始者。”这句成语出自于《孟子.梁惠王上》。孟子和梁惠王谈论治国之道。孟子问梁 惠王:“用木棍打死人和用刀子杀死人,有什么不同吗?”梁惠王回答说:“没有什么不同的。”孟子又问:“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