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画饼充饥”出自哪个历史人物?其中有什么典故呢?

典故:三国时期,魏国名臣卢毓在担任吏部尚书时,魏明帝要求他推荐人才。卢毓提出了考核人才的建议,并指出仅靠名声选拔人才是不可靠的,因为“名气不过像在地上画的饼一样,是不能吃的”。魏明帝采纳了他的意见,并下令制定考试法,用推荐和考试相结合的办法录用人才。此外,还有一个与“画饼充饥”相关...
成语“画饼充饥”出自哪个历史人物?其中有什么典故呢?
成语“画饼充饥”出自三国时期的卢毓,具体解释如下:
出处:该成语最早出现在晋代陈寿所著的《三国志·魏书·卢毓传》中,原文是“选举莫取有名,名如画地作饼,不可啖也。”
典故:三国时期,魏国名臣卢毓在担任吏部尚书时,魏明帝要求他推荐人才。卢毓提出了考核人才的建议,并指出仅靠名声选拔人才是不可靠的,因为“名气不过像在地上画的饼一样,是不能吃的”。魏明帝采纳了他的意见,并下令制定考试法,用推荐和考试相结合的办法录用人才。
此外,还有一个与“画饼充饥”相关的民间故事,讲述了一个人用画在纸上的饼来招待客人的趣事,虽然这个故事并非成语的直接来源,但它也形象地展示了“画饼充饥”的含义,即用不切实际的方法来解决问题或满足需求。

2025-01-24
球球词典 阅读 19 次 更新于 2025-07-26 21:14:44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成语“画饼充饥”出自三国时期的卢毓,具体解释如下:出处:该成语最早出现在晋代陈寿所著的《三国志·魏书·卢毓传》中,原文是“选举莫取有名,名如画地作饼,不可啖也。”典故:三国时期,魏国名臣卢毓在担任吏部尚书时,魏明帝要求他推荐人才。卢毓提出了考核人才的建议,并指出仅靠名声选拔人才是不可...

  • 成语“画饼充饥”出自晋代陈寿所著的《三国志·魏书·卢毓传》。原文为:“选举莫取有名,名如画地作饼,不可啖也。”意思是选拔人才时不要只看重名声,因为名声就像在地上画的饼一样,是不能吃的。比喻空有虚名,不实用,也比喻以空想来自慰。历史典故如下:卢毓的仕途:三国时期,魏国有一个名叫卢...

  •  誉祥祥知识 画饼充饥这个成语的由来是什么 所以真伪难辨

    画饼充饥这个成语的由来出自《三国志·魏书·卢毓传》。以下是关于画饼充饥由来及含义的详细解释:一、由来 画饼充饥的故事发生在三国时期。魏明帝在与卢毓讨论如何选拔人才时提到,名气如同在地上画的饼,虽然看得见但并不能解决实际问题,即不能用来充饥。卢毓进一步阐述了仅靠名声选拔人才的不足,并提出...

  •  快乐生活 画饼充饥的成语故事及寓意

    1. 成语“画饼充饥”出自晋代陈寿的《三国志·魏书·卢毓传》,用以形容空有虚名而缺乏实际效用的事物。2. 故事讲述了卢毓因廉洁而受到魏明帝的赏识。当时的社会选拔官员多依赖推荐,而推荐者往往只是知名人士,这些人常常只重视清谈,忽视实际才能,相互之间只是空谈而不切实际。3. 魏明帝对这种现象不满...

  •  上海贡苒网络 画饼充饥的成语故事及寓意

    1. 画饼充饥这个成语最早出自晋·陈寿《三国志·魏书·卢毓传》,用来形容空有虚名而没有实际用处的东西。2. 成语故事中,卢毓因为清正廉洁,受到魏明帝的信任。当时社会选拔官员多依赖推荐,而推荐的人常常只是知名人士,这些名人往往只重清谈,忽视实际才能,互相吹捧。3. 魏明帝对此不满,曾下令说:...

球球词典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典故大全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CI.QQMATE.COM - 词典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