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画饼充饥”出自晋代陈寿所著的《三国志·魏书·卢毓传》。原文为:“选举莫取有名,名如画地作饼,不可啖也。”意思是选拔人才时不要只看重名声,因为名声就像在地上画的饼一样,是不能吃的。比喻空有虚名,不实用,也比喻以空想来自慰。历史典故如下:卢毓的仕途:三国时期,魏国有一个名叫卢...
成语“画饼充饥”出自三国时期的卢毓,具体解释如下:出处:该成语最早出现在晋代陈寿所著的《三国志·魏书·卢毓传》中,原文是“选举莫取有名,名如画地作饼,不可啖也。”典故:三国时期,魏国名臣卢毓在担任吏部尚书时,魏明帝要求他推荐人才。卢毓提出了考核人才的建议,并指出仅靠名声选拔人才是不可...
画饼充饥这个成语的由来出自《三国志·魏书·卢毓传》。以下是关于画饼充饥由来及含义的详细解释:一、由来 画饼充饥的故事发生在三国时期。魏明帝在与卢毓讨论如何选拔人才时提到,名气如同在地上画的饼,虽然看得见但并不能解决实际问题,即不能用来充饥。卢毓进一步阐述了仅靠名声选拔人才的不足,并提出...
1. 画饼充饥,为中国成语,其出处为晋·陈寿《三国志·魏书·卢毓传》。2. 该成语意指画个饼来解除饥饿,比喻以空想来自我安慰,尤其是用来欺骗他人。3. 相关故事讲述三国时期,魏国人卢毓,十岁成为孤儿,历经艰辛养育寡嫂与侄儿。4. 卢毓因其德才兼备而得到人们的尊敬。后来卢毓担任官职,为官正直,...
画饼充饥这个成语的由来,源于三国时期的一个故事。故事背景:该成语出自《三国志·魏书·卢毓传》,讲述的是三国时期魏明帝与大臣卢毓之间关于人才选拔的一段对话。具体由来:魏明帝在一次对卢毓的谈话中提到,国家能否得到有才能的人,关键在于卢毓。在选拔人才时,魏明帝强调不要只看那些有名声的人,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