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勤学苦读,有哪些典故?

4、孙敬悬梁汉朝的孙敬,人称“闭户先生”,常常独自关门读书。有时实在太累,为了防止打瞌睡,他用一根绳子,一头系在梁上,一头结着头发,让头颈正直地吊住。这样,如果打瞌睡,就会扯痛头发,立刻惊醒。于是,后人用“悬梁刺股”来形容勤学好读的精神。
关于勤学苦读,有哪些典故?
内容如下:
1、匡衡凿壁偷光
匡衡,字稚圭,匡衡勤学而烛,邻居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发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

2、李白
李白是我国唐代伟大的诗人,但他小时候读书却不怎么刻苦,甚至有些贪玩,有一天他到一条小河边去玩,看见一个老太婆在磨一根铁棒,就上去好奇地问:“老奶奶,你为什么磨铁棒?”老太太告诉他是在磨针。李白说:“那么粗的铁棒怎么能磨成针呢?”老人说:“只要功夫深,铁棒也能磨成针”。李白深有感悟,从此刻苦读书,成为一代“诗仙”。
3、苏秦刺股。战国时期,洛阳城有一个人名叫苏秦,为了日后以做大官,他拚命读书。有时读得太疲倦了,免不了要打瞌睡。于是,他想了个办法:拿着一把锥子,瞌睡来了,就刺一下大腿,痛了,也就睡不着了,以便继续读下去。
4、孙敬悬梁汉朝的孙敬,人称“闭户先生”,常常独自关门读书。有时实在太累,为了防止打瞌睡,他用一根绳子,一头系在梁上,一头结着头发,让头颈正直地吊住。这样,如果打瞌睡,就会扯痛头发,立刻惊醒。于是,后人用“悬梁刺股”来形容勤学好读的精神。
2023-10-16
球球词典 阅读 28 次 更新于 2025-07-26 19:10:47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宜美生活妙招 古人读书求学的故事有哪些

    2. 囊萤映雪 故事概述:这个典故由两个故事组成。一是车胤家境贫寒,用不起灯油,夏天就用白布囊盛萤火虫照明读书;二是南朝梁孙康家贫,无钱买灯烛,晚上常映着雪光读书。这两个故事都展现了古人为了求学而不畏艰苦的精神,“囊萤映雪”也成为了勤学的典范。3. 凿壁借光 故事概述:汉代匡衡勤奋读书...

  •  宜美生活妙招 勤学苦读的历史典故

    勤学苦读的历史典故主要有以下几个:司马光警枕励志:典故概述:司马光原本是个贪玩贪睡的孩子,为了改掉这一毛病,他发明了一种称为“警枕”的枕头。这种枕头用圆木头制成,早上一翻身,头会滑落在床板上,从而自然惊醒。司马光从此天天早早地起床读书,坚持不懈,最终成为学识渊博的大文豪,并写出了著名...

  •  唔哩头条 古今中外有哪些名人勤学好问的小故事?

    16. 屈原洞中苦读:屈原小时候不顾长辈反对,躲在山洞里偷读《诗经》,终成为伟大诗人。17. 范仲淹断齑划粥:范仲淹小时候家境贫寒,省吃俭用以读书,后来成为伟大文学家。18. 司马光警枕励志:司马光小时候贪玩贪睡,被先生责罚,但他决心改掉坏习惯,通过制作特殊的枕头,早起床读书,最终成为大学者。

  •  谷艾文艺苑 古代历史中"勤学苦读"的事例有哪些?

    古代历史中“勤学苦读”的事例有以下几个:悬梁刺股:悬梁:楚国贤士孙敬到洛阳求学,为了防止读书时打瞌睡,将头发绑在屋梁上,一旦困倦低头,就会被拉痛而清醒。刺股:战国时期的苏秦学习合纵连横之术,读书困倦时用锥子刺自己的大腿,以驱赶睡意,继续苦读。凿壁偷光:匡衡家境贫寒,买不起蜡烛,于是...

  •  上海贡苒网络 十个勤学苦读的故事

    1. 苏秦刺股:苏秦因游说秦王失败而返回乡里,受到家人的冷落。但他并未气馁,反而更加勤奋地读书。传说他为了提神,用锥子刺自己的大腿,鲜血流淌,疼痛使他瞬间清醒,继续埋头苦读。这种极端的勤奋被后人称为“刺股”、“锥股”或“握股”,成为勤学苦读的代名词。2. 韦编三绝:孔子晚年对《周易》...

球球词典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歇后语大全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CI.QQMATE.COM - 词典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