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学苦读的历史典故

勤学苦读的历史典故主要有以下两个:1. 司马光警枕励志 故事概述:司马光原本是个贪玩贪睡的孩子,经常因此受到先生的责罚和同伴的嘲笑。为了改掉这个坏习惯,他决心早早起床读书。最初,他尝试睡觉前喝大量水来迫使自己早起,但效果不理想。于是,司马光巧妙地用圆木头制作了一个警枕,早上翻身时头会滑落...
勤学苦读的历史典故
勤学苦读的历史典故主要有以下两个:
1. 司马光警枕励志
故事概述:司马光原本是个贪玩贪睡的孩子,经常因此受到先生的责罚和同伴的嘲笑。为了改掉这个坏习惯,他决心早早起床读书。最初,他尝试睡觉前喝大量水来迫使自己早起,但效果不理想。于是,司马光巧妙地用圆木头制作了一个警枕,早上翻身时头会滑落到床板上,从而自然惊醒。从此,他天天早早地起床坚持读书,最终成为学识渊博的大文豪,写出了著名的《资治通鉴》。2. 范仲淹断齑划粥
故事概述:范仲淹从小家境贫寒,但他对读书的渴望从未减少。为了支持自己的学业,他省吃俭用,生活极其简朴。他的勤奋好学最终感动了寺院长老,长老决定资助他到南都学舍学习。在学舍中,范仲淹依然保持着简朴的生活习惯,不接受富家子弟的馈赠,以此磨砺自己的意志。经过刻苦攻读,范仲淹终于成为了伟大的文学家,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佳作。这两个典故都展现了古人勤学苦读、坚持不懈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和传承。
2025-03-15
球球词典 阅读 29 次 更新于 2025-07-27 18:55:44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翡希信息咨询 古代勤奋好学的30个成语典故

    悬梁刺股:东汉孙敬用绳子绑头发悬在房梁上防止打瞌睡。战国苏秦用锥子刺大腿保持清醒继续读书。凿壁偷光:西汉匡衡通过凿墙借邻居家的烛光读书。囊萤映雪:晋代车胤用萤火虫照明读书。晋代孙康利用雪光读书。闻鸡起舞:东晋祖逖每天闻鸡起舞,刻苦练武,后成为能文能武的全才。韦编三绝:孔子晚年喜读《周易...

  •  深空见闻 勤学苦读的历史典故

    2、范仲淹断齑划粥。范仲淹从小家境贫寒,为了读书,他省吃俭用。终于,他的勤奋好学感动了寺院长老,长老送他到南都学舍学习。范仲淹依然坚持简朴的生活习惯,不接受富家子弟的馈赠,以磨砺自己的意志。经过刻苦攻读,他终于成为了伟大的文学家。

  •  上海贡苒网络 十个勤学苦读的故事

    1. 苏秦刺股:苏秦因游说秦王失败而返回乡里,受到家人的冷落。但他并未气馁,反而更加勤奋地读书。传说他为了提神,用锥子刺自己的大腿,鲜血流淌,疼痛使他瞬间清醒,继续埋头苦读。这种极端的勤奋被后人称为“刺股”、“锥股”或“握股”,成为勤学苦读的代名词。2. 韦编三绝:孔子晚年对《周易》...

  •  宜美生活妙招 勤学苦读的历史典故

    勤学苦读的历史典故主要有以下两个:司马光警枕励志:典故内容:司马光原本是个贪玩贪睡的孩子,经常因此受到老师的责罚和同伴的嘲笑。在老师的教导下,他决心改掉这一坏毛病。为了早早起床读书,他尝试了各种方法,甚至睡前喝大量水来试图憋醒自己,结果却尿了床。后来,司马光用圆木头做了一个“警枕”...

  •  谷艾文艺苑 古代历史中"勤学苦读"的事例有哪些?

    古代历史中“勤学苦读”的事例有以下几个:悬梁刺股:悬梁:楚国贤士孙敬到洛阳求学,为了防止读书时打瞌睡,将头发绑在屋梁上,一旦困倦低头,就会被拉痛而清醒。刺股:战国时期的苏秦学习合纵连横之术,读书困倦时用锥子刺自己的大腿,以驱赶睡意,继续苦读。凿壁偷光:匡衡家境贫寒,买不起蜡烛,于是...

球球词典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歇后语大全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CI.QQMATE.COM - 词典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