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古代文学家别号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自号,即自己给自己起号,如欧阳修自号“醉翁”;王安石自号“半山”;苏轼自号“东坡居士”;黄庭坚自号“山谷老人”;陆游自号“放翁”。这些两个字的别号,一般连姓一起称呼,如“陆放翁”。三四个字的别号,则可省略称呼,如“苏东坡”。另一类是...
山人一般指隐士;又指山野之人,谦称;旧时以卜卦、算命为职业的人,有时也称“山人”。多出现在古代诗文中,和文人墨客的别号中。 寡人,寡德之人。这个词的用法比“孤”复杂些。古代王侯可自谦为寡人,《左传》:“请子奉之以主社稷,寡人虽死亦无悔焉。”《廉颇蔺相如列传》:“秦王以十五城...
谦称:古人在说自己时的谦称因身份而有所不同。一般人说自己可以说“鄙人”、“在下”、“小可”、“不才”、“愚兄”、“山人”,单个字可以说“仆”,如“仆窃不逊,近自托自无能之辞”(司马迁《报任安书》),可以说“愚”,可以说“窃”,“愚以为”“窃以为”都是“我以为”的意思。...
1、因为这是古代人的一种谦称;2、山人:一般指隐士高人或与世无争的高人;又指山野之人或山里之人,谦称;旧时以修身,悟道,一般不与世俗人来往,选择在山水美好之地参悟自然、宇宙规律之人;还有以易经、卜卦、八卦、风水、数理、五行算命为职业的人,也称“山人”。这词条多出现在古代诗文中,和...
直到最后将“山人”这个词弄成了深含贬义的词。到了嘉靖和万历年间,“山人”已经成为了“丑陋”的代名词。他们沽名钓誉,四处游走,恬不知耻地署名“某某山人”推销自己,甘当帮闲和打手。于是隐士一天天少下去,“山人”则一天天多起来,最后“山人”成为一个十分可笑而又可耻的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