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七德舞 : 唐初有《秦王破阵乐曲》,至贞观七年太宗制《破阵乐舞图》,后令魏征、虞世 南等改制歌词,更名《七德》之舞。"七德"语出《左传.宣公十二年》所谓禁暴、戢兵、保大、定功、安民、和众、丰财七件事。2.九功舞:本名《功成庆善乐》。《乐府诗题》作唐功成庆善乐舞辞。一曰九...
唐代时期,有一种名为《苏中郎》的乐舞非常流行。这段舞蹈源自一个有趣的典故,据唐代乐舞专家段安节在《乐府杂录·鼓架部》中记载,后周时期的文人苏葩,因为喜好饮酒且生活放荡不羁,自称为‘中郎’。每当在酒宴上表演时,他都会独自起舞,以此为乐。随着时间的流逝,这种舞蹈逐渐演变成一种戏剧性的表...
缓歌慢舞是指一种节奏缓慢、舞姿优雅的舞蹈形式,常见于古代宫廷文化中。缓歌慢舞有着悠久的历史,源远流长。在中国历史上,缓歌慢舞最早可追溯到唐代。唐代的宫廷文化繁盛,缓歌慢舞成为了贵妃们展现风姿和才艺的重要方式。在唐代的宫廷中,嫔妃们经常在宴会上以缓歌慢舞的形式,表现出优雅和高贵的...
唐代宗大历二年十月十九日我在夔府别驾元持家里,观看临颍人李十二娘跳剑器舞,觉得舞姿矫健多变非常壮观,就问她是向谁学习的?她说“我是公孙大娘的弟子”。玄宗开元三年,那是我还年幼,记得在郾城县看过公孙大娘跳《剑器浑脱》舞,流畅飘逸而且节奏明朗,超群出众,当代第一。当时皇宫内的宜春、梨...
昔有佳人公孙氏,一舞剑器动四方,这是对唐代舞蹈家公孙大娘及其剑舞技艺的赞美。杜甫在《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并序》中描绘了她精湛的舞艺,观者如山色沮丧,天地为之动容。公孙大娘不仅是舞者,更是创新者,她将传统剑舞发展为多种风格,如《西河剑器》、《剑器浑脱》等,使剑舞在当时独树一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