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的典故

王安石做宰相的时候,儿媳妇家的亲戚萧公子到了京城,就去拜访了王安石,王安石邀请他吃饭。第二天,萧氏子穿盛装前往,料想王安石一定会用盛宴招待他。过了中午,他觉得很饿,可是又不敢就这样离开。又过了很久,王安石才下令入座。菜肴都没准备。萧公子心里觉得很奇怪。喝了几杯酒,才上了两块胡饼,...
王安石的典故
《王
王安石做宰相的时候,儿媳妇家的亲戚萧公子到了京城,就去拜访了王安石,王安石邀请他吃饭。
第二天,萧氏子穿盛装前往,料想王安石一定会用盛宴招待他。过了中午,他觉得很饿,可是又不敢就这样离开。又过了很久,王安石才下令入座。
菜肴都没准备。萧公子心里觉得很奇怪。喝了几杯酒,才上了两块胡饼,再上了四份切成块的肉。一会儿就上饭了,旁边只安置了菜羹罢了。萧氏子很骄横放纵,不放下筷子,只吃胡饼中间的一小部分,把四边都留下。王安石把剩下的饼拿过来自己吃了,那个萧公子很惭愧地告辞了。
王安石待客
王安石在相位,子妇之亲萧氏子至京师,因谒公,公约之饭。翌日,萧氏子盛服而往,意为公必盛馔。日过午,觉饥甚而不敢去。又久之,方命坐,果蔬皆不具,其人已心怪之。酒三行,初供胡饼两枚,次供猪脔数四,顷即供饭,旁置菜羹而已。萧氏子颇骄纵,不复下箸,惟啖胡饼中间少许,留其四傍。公取自食之,其人愧甚而退。
(选自宋·曾敏行《独醒杂志·卷二》)
【王安石的品质】
不屑那些酒囊饭袋的小人,萧氏子虽人品不坏,但似乎是一个嫌贫爱富、阿谀奉承的人,王安石以自己的行动绝妙的讽刺了那些贪名贪利的人,即使对方是自己的亲戚他也不失原则,嗤之以鼻。
【启示】
做人应当作风简朴,勤俭节约2023-01-20
球球词典 阅读 2 次 更新于 2025-04-21 08:59:50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吕向高一见到王安石,就怒骂道:“王安石,你可知罪?大灾之年,违抗圣命,不积极抑制米价,我要亲自送你面君。”说罢便招手示意手下将王安石绑了。这时,只见王安石的师爷来到他身边,在其耳边悄悄耳语,一旁的吕向高见状,朝那师爷大喊道:“你家大人已经快成朝廷的死囚了,有什么事不敢大声说出来让我听?”那师爷吓...

  • anonymous 王安石为什么被叫做荆公?

    原因:王安石当时实行了一系列变法,这些措施对国家的发展做出很大贡献,被宋神宗封为“荆国公”,故后人称其为王荆公。历史典故:1067年神宗即位,王安石出任江宁(今南京)知府,旋被诏为翰林学士兼侍讲。熙宁二年(1069)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即开始实施变法,所行新法在财政方面有均输法、青苗法...

  • 推敲的典故 一、王安石推敲典故 王安石在创作《泊船瓜洲》时,对于诗句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经过多次推敲和修改。初稿中的字并不为“绿”,王安石觉得未能充分表达春风带来的生机与活力,便反复思量,最终选择了“绿”字,使得整句诗意境盎然。...

  • 在明末冯梦龙编纂的《警世通言》中,有关于他变法失败的故事,名为《拗相公饮恨半山堂》。王安石告老还乡时,所到之处都充满了百姓对变法的不满和怨恨,这使得他感到抑郁和悔恨,最终离世。王安石的个性非常执拗,以至于人们称他为“拗相公”。他的名言“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虽然并非...

  •  鄙视04号 越次入对什么意思?

    实际上,“越次入对”是王安石生平的典故。熙宁元年(1068年)四月,神宗为摆脱宋王朝所面临的政治、经济危机以及辽、西夏不断侵扰的困境,召见王安石。王安石“越次入对”,提出“治国之道,首先要确定革新方法”;勉励神宗效法尧舜,简明法制。神宗认同王安石的相关主张,要求其尽心辅佐,共同完成这一任务...

球球词典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歇后语大全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CI.QQMATE.COM - 词典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