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李的典故

桃李的历史典故 逍遥右脑  2014-10-31 15:26 桃李的 ①据《韩诗外传》载:“夫春树桃李,夏得阴其下,秋得食其实。”后人因桃李果实繁多,常比喻栽培门生之众多。亦指“门生《·唐纪》二十三记载,狄仁杰为人刚正,不畏权势,曾为武则天推荐张柬之、姚元崇、曲阿桓彦、敬晖等“数十人,...
桃李的典故
桃李的历史典故
逍遥右脑  2014-10-31 15:26

桃李的

①据《韩诗外传》载:“夫春树桃李,夏得阴其下,秋得食其实。”后人因桃李果实繁多,常比喻栽培门生之众多。亦指“门生《·唐纪》二十三记载,狄仁杰为人刚正,不畏权势,曾为武则天推荐张柬之、姚元崇、曲阿桓彦、敬晖等“数十人,率为名臣。”有人对狄仁杰说:“天下桃李,悉在公门矣,名言名句。”白居易《春和令公绿野堂种花》诗:“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
③据汉朝《韩诗外传》记载,春秋时,魏国有个叫子质的大臣,他得势时曾保荐过很多的人。后丢官只身跑到北京,见到一个叫简子的人,向他发牢骚,埋怨自己过去培养的人在危难时不肯帮助他。简子听后笑着对子质说:春天种了桃树和李树,到夏天可在树下纳凉休息,秋天还可吃到可口的果实。可是,如果你春天种的是蒺藜,到夏天就不能利用它的叶子,而秋天它长出来的刺倒要扎伤人。你过去培养、提拔的人都是些不值得保荐的人,所以君子培养人才,就象种树一样,应先选好对象,然后再培植啊!   简子用比喻批评子质培养人才不当。故后人就把培养人才叫做“树人”;把提拔培养的优秀人才叫做“桃李”。因老师培养出来的学生很多,就被誉为:“桃李满天下”了。
 ②春秋时期,魏国大臣子质学富五车,知识广博。他因为得罪了魏文侯,就跑到北方一旧相识家里躲避。这位朋友的家境并不富裕,子质不愿给朋友加重生活负担,便想开个学馆,收一些学生教读,借以糊口。朋友很支持他,就腾出两间空房作为教室,子质所收的学生不分贫富,只要愿学的都可以拜他为师,一视同仁。   这个学馆里有一棵桃树,一棵李子树。凡是来上学的学生都跪在桃李树下认先生。子质指着已结果的两棵树教导学生们说:“你们都要刻苦学习,要像这两棵树一样开花结果。只有学问高,才能为国家做出一番大事业。   为了把学生教育成有用人才,子质认真教学。在他的严格管教下,学生们都发奋读书,学到了不少真本领。后来,这些学生先后成才,成了国家的栋梁。他们为了感念子质先生的教诲,都在自己住处亲手栽种桃树和李子树。   子质到各国游历时,碰到了在各国当官的学生,并看到了学生栽的这两种树,便自豪地说:“我的学生真是桃李满天下啊!一个个都很有作为!”从此,当先生(老师)的就以“桃李”代黎学生,并把学生多称作“桃李满天下”了。2023-07-16
桃李一般是指桃树和李树。后来暗指莘莘学子。
关于桃李的典故有: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程门立雪也是桃李的典故。2023-09-14
春秋时,魏国有个大臣叫子质,他得势的时候,曾培养和保举过不少的人,后来因为得罪了魏文侯,便独自跑到北方去。

在北方,子质遇见一个叫子简的人。就向他发牢骚,埋怨自己培养的人不肯为他出力。以至于流落北方。子简笑着说:“春天种下桃树和李树,夏天可以在树下休息纳凉,秋天还可以吃到果子;可是你春天种下的是蒺藜(一种带刺的植物),不仅不能利用它的种子,秋天长出来的刺还会刺人。所以,君子培养人才,要像种树一样,应该先选准对象,然后再加以培养。”

尔后,人们就把培养人才称作“树人”;把培养出来的优秀人才称为“桃李”。2023-09-16
球球词典 阅读 40 次 更新于 2025-07-27 17:36:35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宜美生活妙招 古代桃李是什么意思 古代桃李的历史典故

    在古代,“桃李”常被用作比喻,形象地表示老师通过辛勤教育所培养出的学生。这一比喻富有诗意,将教育的成果比作果树上结出的硕果,既形象又生动。二、桃李的历史典故 典故来源:这个典故源自春秋时期魏国的一个大臣子质。子质在得势时曾推荐过很多人,但后来当他失势并身处困境时,却发现这些人并不...

  • 在古代,“桃李”常被用作比喻,形象地表示老师通过辛勤教育所培养出来的学生。这一比喻源自于树木结果实的自然现象,将老师的教育过程比作种植桃树和李树,而学生则是这些树木所结出的硕果。二、桃李的历史典故 典故来源:春秋时期的魏国,有一位名叫子质的大臣。他得势时曾推荐过许多人做官。然而,当...

  •  谷艾文艺苑 传统文化里的梨园、杏林、杏坛、桃李都指什么?你知道么?

    桃李:学生的代称。这个典故源于春秋时期魏国大臣子质开办学馆,学生跪在桃李树下认先生,后来这些学生成才后,为了感念子质先生的教诲,都在自己住处亲手栽种桃树和李子树。因此,“桃李”就成了学生的代称,“桃李满天下”则是形容老师教的学生很多,遍布各地。

  •  翡希信息咨询 为什么用桃李来比喻学生

    用“桃李”来比喻学生,源于一个古代的典故。具体原因如下:历史典故:据汉朝《韩诗外转》记载,春秋时期魏国大臣子质因得罪魏文侯而避难,开设学馆教授学生。学馆中有桃树和李子树,学生跪在树下认先生,子质以此教导学生要刻苦学习,像这两棵树一样开花结果,成为有用之才。学生成才:在子质的严格管...

  • 桃李的历史典故 逍遥右脑  2014-10-31 15:26 桃李的 ①据《韩诗外传》载:“夫春树桃李,夏得阴其下,秋得食其实。”后人因桃李果实繁多,常比喻栽培门生之众多。亦指“门生《·唐纪》二十三记载,狄仁杰为人刚正,不畏权势,曾为武则天推荐张柬之、姚元崇、曲阿桓彦、敬晖等“数十人,...

球球词典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歇后语大全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CI.QQMATE.COM - 词典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