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浩与拾人牙慧的典故

殷浩与拾人牙慧的典故,源于殷浩批评其外甥韩康伯抄袭自己的言论,没有个人见解却自鸣得意,后人引申为“拾人牙慧”,形容抄袭或套用别人的言论。1、拾人牙慧的典故 东晋时期,有一位名叫殷浩的人,因其曾担任“中军”一职,被称为“殷中军”。他曾被任命为“建武将军”,统领五州的兵马,但因战败被...
殷浩与拾人牙慧的典故
殷浩与拾人牙慧的典故,源于殷浩批评其外甥韩康伯抄袭自己的言论,没有个人见解却自鸣得意,后人引申为“拾人牙慧”,形容抄袭或套用别人的言论。

1、拾人牙慧的典故
东晋时期,有一位名叫殷浩的人,因其曾担任“中军”一职,被称为“殷中军”。他曾被任命为“建武将军”,统领五州的兵马,但因战败被罢官,流放到信安。殷浩博学多才,通晓《老子》、《易经》,并能引经据典。
殷浩的外甥韩康伯聪明善辩,深得殷浩喜爱,但殷浩对他的要求很高。当殷浩被流放时,康伯随行。一次,殷浩听到康伯发表言论,发现他抄袭自己的话语,没有个人见解,却自鸣得意。殷浩很不满,说:“康伯连我牙齿后的污垢都没得到,就以为自己了不起,真不应该。”
2、拾人牙慧的解释
拾人牙慧原意是指捡起别人嚼过的食物残渣来吃。后来,这个成语引申为一个人拾取别人的一言半语当作自己的话来说,形容没有主见,只会抄袭、剽窃别人的言论。在现实生活中,拾人牙慧的行为往往被视为缺乏独立思考和创造力的表现。

拾人牙慧的造句
1、他在学术研究中,总是拾人牙慧,没有自己的独立思考,因此很难得到同行的认可和尊敬,这让他深感苦恼,决心改变这一状况。
2、他在写作过程中总是拾人牙慧,很少有自己的独立思考和见解,因此文章很难引起读者的共鸣和关注。
3、作为一名编剧,他过度依赖拾人牙慧,没有自己的创新和独特见解,导致剧本质量不高,观众口碑不佳,他认识到这一点,开始努力提高自己的创作水平。
4、有些人在辩论中喜欢拾人牙慧,将别人的观点当作自己的论据,这种做法往往难以赢得对方的尊重和认同。
5、这位网络红人以拾人牙慧为生,将别人的创意和言论拼凑在一起,虽然短期内获得了关注,但长期来看,这种做法难以持续发展。
2023-10-09
球球词典 阅读 2 次 更新于 2025-04-21 18:56:49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殷浩与拾人牙慧的典故,源于殷浩批评其外甥韩康伯抄袭自己的言论,没有个人见解却自鸣得意,后人引申为“拾人牙慧”,形容抄袭或套用别人的言论。1、拾人牙慧的典故 东晋时期,有一位名叫殷浩的人,因其曾担任“中军”一职,被称为“殷中军”。他曾被任命为“建武将军”,统领五州的兵马,但因战败被...

  •  谷艾文艺苑 拾人牙慧的故事

    拾人牙慧的故事如下:故事背景:晋康帝时期,建武将军殷浩以恢复中原为己任,他率领军队北伐攻打后秦姚襄,但不幸的是失败了,并被流放到信安。在流放期间,他的外甥韩康伯一直跟随他。故事经过:殷浩在流放期间,每天教外甥韩康伯用兵之道。韩康伯自以为学到了舅舅谈话的精华,于是经常对外夸夸其谈,讲述自...

  • 成语“拾人牙慧”的具体含义是比喻拾取别人的一言半语当作自己的话。这个成语背后有以下典故:来源:出自《世说新语·文学》中的“殷中军云:‘康伯未得我牙后慧’”。故事:东晋时期,有一个名叫殷浩的人,他很有学问,善于谈论《老子》和《易经》。殷浩有个外甥叫韩康伯,也非常聪明,善于谈吐。有...

  • 成语“拾人牙慧”源自清·夏敬渠的《野叟曝言》,具体表述为“明用故事;却暗翻前局;方不是拾人牙慧”。历史典故如下:- 人物背景:东晋时期,有一个名叫殷浩的人,因为他曾任“中军”官职,所以被时人称为“殷中军”。他学识渊博,尤其擅长谈论《老子》和《易经》。- 事件经过:殷浩有个外甥名叫...

  • 句中一般作谓语、宾语。拾人牙慧成语典故:南北朝时期,士大夫十分崇尚玄理,学者众多,形成玄学。殷浩就是其中的一个。殷浩喜好 《老子》《周易》等。因殷浩曾经当过“中军”的官职,被人称为“殷中军”。就连镇西将军 谢尚年轻时也久闻殷浩盛名而特意去拜访,殷浩说了几百句话,谈吐举止有风致,辞藻...

球球词典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典故大全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CI.QQMATE.COM - 词典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