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习楼船的历史典故

正在武帝大伤脑筋时,张骞出使西域归来,献上了他从大夏带回的“蜀布”、“邛竹杖”等西南物产。武帝一见顿时高兴起来,说: “蜀布、邛竹杖乃西南物产,今从大夏带回,定是由身毒(今印度)运去。因此从西南必有通往大夏的道路。”当即便下令派使臣前往“西南夷”去寻求道路。使臣兵分几路进入四川...
汉习楼船的历史典故
西汉的时候,北方的匈奴时时威胁中原的安宁,汉武帝集中兵力常年与匈奴作战,使人力和物力都耗费过大。武帝为此寝食难安,希望能联络西域的大夏国(今阿富汗)来夹击匈奴,以除心头忧患。可怎么联络大夏呢?正在武帝大伤脑筋时,张骞出使西域归来,献上了他从大夏带回的“蜀布”、“邛竹杖”等西南物产。武帝一见顿时高兴起来,说: “蜀布、邛竹杖乃西南物产,今从大夏带回,定是由身毒(今印度)运去。因此从西南必有通往大夏的道路。”当即便下令派使臣前往“西南夷”去寻求道路。使臣兵分几路进入四川、云南地区。其中一部分翻过横断山脉,在洱海地区被强悍的“昆明族”阻挡,无法前行,就只有留居下来。这期间,他们对当地有了较深的了解。回到长安后,将滇池地区的宜人气候、肥沃土地和丰富的物产等等,禀报给武帝。武帝决定发兵征伐“西南夷”。但是,据从滇池地区归来的将领们说,“西南夷”势力强大,且熟识水战,而中原士兵不识水战,征伐之举必将受阻。汉武帝下令要在长安开凿一个人工湖,称之为“昆明池”,并修造有楼的大型战船,专供士兵操练水战使用。解决了水战的阻碍后,汉军征伐“西南夷”就由被动变成了主动。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武帝派将军郭昌入滇,先征服滇池东北方面劳浸、靡莫等部落,然后大兵临滇。滇人见大势已去,不得不降服于汉朝。汉武帝一方面在滇中心区域设立益州郡,一方面又封其统治者为“滇王”,并赐滇王金印一枚。这标志着从此云南地区接受了中央王朝的统治。

2016-05-31
球球词典 阅读 3 次 更新于 2025-04-21 09:17:46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汉武帝下令要在长安开凿一个人工湖,称之为“昆明池”,并修造有楼的大型战船,专供士兵操练水战使用。

  • anonymous 汉习楼船怎么解事

    “汉习楼船”是著名的大观楼(云南昆明)楹联下联中的一句。是有关云南历史事件的典故。简单地说,就是汉武帝发兵征伐“西南夷”。但是“西南夷”势力强大,且熟识水战,而中原士兵不识水战,征伐之举必将受阻。汉武帝下令在长安开凿一个人工湖,称之为“昆明池”,并修造有望楼的大型战船,专供士兵操...

  •  8010097277 “汉习楼船” 典故 中"昆明池"指的是现在的哪?

    1.湖沼名。汉武帝元狩三年于长安西南郊所凿,以习水战。池周围四十里,广三百三十二顷。宋以后湮没。《汉书.武帝纪》:"[元狩三年春]发谪吏穿昆明池。"颜师古注引臣瓒曰:"《西南夷传》有越嶲、昆明国,有滇池,方三百里。汉使求身毒国,而为昆明所闭。今欲伐之,故作昆明池象之,以习水战...

  •  阿暄生活 洱海历史变迁

    公元前120年,汉武帝因昆明族阻挠,下令在长安挖掘“昆明湖”,训练水军,准备征讨洱海地区的昆明族。尽管水军未能派上用场,但“汉习楼船”的典故,至今仍被记载于《史记》。洱海月,作为大理四大名景之一,其奇丽之处在于日月与星象的特别之大且明亮。在农历十五月圆之夜,泛舟洱海,可见水中月圆如轮...

  •  yee980111 后弦的昆明湖

    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元跨革囊”,其中“汉习楼船”的典故出自汉武帝在长安开凿昆明池操练水兵一事。后来乾隆年间,乾隆以为母祝寿、兴修水利和操练水师之名,将瓮山泊(昆明湖的原名)仿杭州西湖大加扩展,并据汉武帝挖昆明池练水军的典故而改成现在的名字。普洱市原名思茅,为了宣传普洱茶改的,...

其他歇后语大全类似问题

球球词典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歇后语大全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CI.QQMATE.COM - 词典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