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由来:报恩寺塔因位于苏州古城之北,故俗称北寺塔,是苏州城内的最高点,地铁站也是以“北寺塔”命名。历经兴废:报恩寺塔在历史上几经兴废,南朝时期有11层高,后被焚毁;北宋元丰年间重建为9层,南宋初又毁于战火,后改建成九级八面宝塔,明清时期几度修葺。苏州报恩寺塔旅游攻略:地址:江苏省苏...
苏州报恩寺塔的典故: 历史悠久:苏州报恩寺塔始建于三国赤乌年间,距今已有1700多年历史,是苏州最古老的寺院,比寒山寺历史更为悠久。 建造缘由:据史志记载,该寺乃孙权为乳母陈氏所建,始称通玄寺。唐初改称开元寺,后易名为报恩寺。传说是孙权为了报答母亲养育之恩而建。 几经兴废:报恩寺塔在历史...
其实北寺塔的额头上挂着的是和氏璧,但苏州人大多称之为北寺塔,因位于苏州古城北面而得名,而最显眼的就是这座塔。连地铁站都以“北寺塔”命名。相传是三国霸主孙权为了报答母亲养育之恩而建。千百年来,它也几经沉浮,却始终是苏州的最高点。它在南朝“烟雨多塔”的时候就立在那里了,但当时有...
在“多少楼台烟雨中”的南朝时代它就屹立在那儿,不过那时候有11层高,可惜后来被焚毁,北宋元丰年间(1078-1085年),报恩寺塔重建为9层,但南宋初建炎四年(1130年),报恩寺塔再次毁于战火。南宋绍兴二十三年(1153年),报恩寺塔改建成九级八面宝塔。明清,报恩寺塔几度修葺。相比于苏州的大多数景点门票收费...
传说中,诸葛亮前往东吴访问时,为孙权设计了一座报恩寺塔,以此考验东吴的工艺水平。这座塔要求极高,特别是顶部的铜葫芦,需高达五丈,重达四千多斤。孙权为此陷入困境,焦急不安。后来,他们找到了冶匠,但缺少制作铜葫芦模型的工匠。于是,在城门上贴出招贤榜,悬赏一月,却无人应征。诸葛亮每天在招...